老夫妻先后捐献遗体,他们的名字将在纪念碑上相聚
5月4日,79岁的彭燕菊因心衰离世。和半年多以前去世的老伴一样,她也完成了遗体捐献,给人间留下了最后的礼物。家属帮助两位老人完成了他们生前的愿望,未来两位老人的名字将会在武汉市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遗体捐献纪念碑上相聚。
彭燕菊生前是一名行车工,退休后,过着简单而平淡的生活。“做家务是一把好手,性格又好。”彭燕菊的邻居们举着大拇指夸奖她。彭燕菊和老伴生前就多次提过,希望百年后捐献遗体。得知两老的想法后,子女很支持他们的决定。

2021年9月9日,彭燕菊和老伴一起正式签订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同年11月1日,彭燕菊的老伴去世,实现了遗体捐献。今年5月4日,彭燕菊因心衰去世。子女遵照她的遗愿将遗体捐献给武汉市红十字武科大医学院,角膜捐献给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经评估,她的两片角膜均符合板层角膜移植条件,至少可以帮助两位角膜盲症患者重见光明。
今年25岁的丹丹(化名)在六年前出现左眼视力下降的情况,2年前因为眼睛痒得厉害,用力揉眼后,她发现视力下降的更严重了。在当地验配框架眼镜后,视力没有任何提高,后来她来到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
经检查,丹丹角膜中央变薄,前凸膨出呈锥形,被诊断为双眼圆锥角膜。“患者左眼为完成期,视力仅剩0.02,右眼为进展期,视力为0.5。双眼都需要手术,左眼需要角膜移植,保住眼球,尽可能改善视力。右眼需要角膜交联,控制住疾病的恶化。”该院眼表及角膜专科副主任医师吴尚操介绍道。
幸运的是,入院当天,丹丹就等到了一片角膜源,而这片角膜就来自彭燕菊。6日,丹丹顺利地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目前正在恢复中。据了解,彭燕菊的角膜还将帮助另外一位圆锥角膜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