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能成功抢救一名‘三无’乘客,得益于我们接受过的应急救护训练,才能及时施救!”27日,武汉地铁6号线三眼桥站值班站长宋庆正在对车站员工进行救护培训。结合自己的急救经历,宋庆在现场分享经验和个人体会:“掌握救护技能,人人都能助人。每一次培训、每一次实操考核都给挽救生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宋庆为车站员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11月19日,地铁6号线列车内,一名男乘客突然晕倒,没有意识、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宋庆跪地对乘客进行心肺复苏,其同事同步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实施电击除颤,地铁工作人员合力救回乘客生命的事迹在全网走红。2012年,宋庆进入地铁集团担任站务员,在工作中,不仅要定期学习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学习急救知识,分列出不同应急工作处置流程并进行验证。2016年,宋庆走上值班站长岗位,年底前进驻6号线参与新线开通工作,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参与编制应急预案,和同事们一起学习基础急救技能。“11月19日,当乘客发生意外时,我作为现场第一处置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一三五’应急救护体系相关流程,立刻开始按流程操作。”宋庆告诉记者,正是平日工作中注重急救流程和基础技能的培训,才能在这次急救事件处置工作中做到快速高效、配合默契,所有地铁工作人员同样做到“会救、敢救”,在黄金救援期把乘客救回来,也未对行车造成影响。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地铁线网303座车站均配有急救箱、AED、便携急救包,所有救护设备纳入车站应急物资管理,武汉地铁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的人数超过2400人,宋庆就是其中一员,他们会定期接受红十字会组织的应急救护专业知识的培训。

武汉市公安局新洲区分局的90余位民警接受红十字初级救护员培训
在武汉,各种应急救护培训演练已成常态。12月23日,武汉市公安局新洲区分局的90余位民警接受了红十字初级救护员培训。“身体再往前倾,肩部、肘、腕在同一条直线,利用上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现场,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资手把手指导,讲解外伤、气道异物梗阻等常见意外发生后的处置方法,并分组对学员开展模拟气道异物梗阻急救训练,进行心肺复苏、AED使用、外伤止血包扎等实操学习。

武汉市公安局新洲区分局的90余位民警接受红十字初级救护员培训
近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再次被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旨在增强自救互救技能,守护群众生命健康。一年来,组织开展了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培训师资力量,积极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六进”活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培训覆盖面有效扩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社会效益逐步显现。同时,市红十字会积极整合资源广泛宣传,持续提高群众参与度,多种方式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文明新风尚。
【背景数据数读】
全市完成应急救护取证培训3.1万人
线下普及宣传累计培训9.7万人次
运用新媒体形式累计开展普及应急救护知识18.4万人次
(来源:长江日报 2024年12月31日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