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听是最好的安慰
作者/刘吴瑛
高铁上遇着大伟,他坐在我身旁。十几年未见,他眯眼,笑得开心。高铁正以约80米/秒的速度前行,眼前的风景,稍纵即逝。
我们曾做过两年多同事,那时,都二十出头,风华正茂,心比天高。
大伟说起公司老板徐总:“有回在医院碰到了,一个人,拄着柺……”
想当年,徐总叼着烟,驼色风衣披在肩上,前呼后拥,风光无限。有件事儿印象深刻。一天,他带着一个年轻女子来公司,意气风发地把我们介绍给她,还特别夸奖了我,好学,能干。我拙口笨舌,第一次鼓起勇气赞美:“徐总,你家姑娘真漂亮。”没想到,徐总讪笑了一下,那女子眨眨眼,两人寒暄两声,走了。随后有人提醒我,那是徐总新娶的小媳妇儿。那时我刚走出校门,没见过世面。
之所以印象深刻,还有一点,那是公司最为红火的时候,一年后,形势急转而下,业务凋零,大家纷纷另谋生路。
“这些年,怎么样?”我试探着问大伟。
“41了,还没成家呢。”他倒坦白。
我懵住了,该如何安慰他?“男人四十一枝花。”“喜欢啥样的,姐给你牵个线。”
还没说出口呢,大伟已打开话匣子:“这些年,到处跑业务,走了大半个中国,算是长了见识,可耽误找对象啊,回家呆几天,处个朋友,还没热乎呢,出差一两个月,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你是先立业后成家。”我说。
大伟摇头:“我是一事无成啊,25岁到这家公司当销售员,想着干出一番事业来,现在呢,还是一名销售员,老销售员。”他清清嗓子,“听到同事的孩子叫我大爷,吓一跳。有两个大哥,去年就回家了,为了给年轻人让地方。哎,那些‘小年轻’,眼高手低的……”他说这一番话的时候,感觉像是坐在一把摇椅上。
大伟总结:“我这人性格太倔,他们都会围着领导转,说些领导爱听的,我说不出口,真实数据在那摆着呢!”
“那你呢?”我好奇。
“我天天跑商户、跑市场,写调研报告,送到领导那儿,大多没了音信,还背后说我怨气太大。”
“遇人不淑啊。”我心中叹着。
大伟继续总结:“有人提醒我,你和商户搞好关系有什么用,应该和领导搞好关系。可不,企业销售形势不好,领导要我回来休养一段时间。”大伟苦笑。
我满怀同情地瞅瞅大伟,他的身上贴满了“失意人”的标签。可是,我该说些什么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别泄气,曙光在前头。”
我还没想好,大伟又说了:“可能也因为我身体不好。前年,得了一场大病,胃切除了大半,硬的、凉的、辣的都吃不了。”
“真是绝望的人生啊。”我心忖,感觉自己都要“掬一把同情泪了”。孰料,大伟一脸淡定,笑着说:“现在想想啊,能活着就好。”
静默了一会儿,我在心里反复酝酿,什么样的金玉良言,能让他重整旗鼓,扬起希望之帆呢?
“其实,我父母一直开着一家小茶庄,每次出差,我都去当地的茶庄坐坐,和营业员聊聊天,这两年,母亲身体不好,一直要我回家帮忙……”
豁然间,感觉一下子亮堂起来了。原来,高铁从一个隧道钻出来,又很快把它抛在后面……
不知不觉中,到站了,我们微笑道别。想想这一路,肚子里那么多安慰的话,一句也没说出口,不由得有些怅然。但转念一想,不说也罢,他需要安慰吗?也许,倾听是最好的安慰。
—完—
作 者:刘吴瑛
主 播:彦霏
出品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
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业支持: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总出品人:金宝杰 陈耘
总编辑:吕进福
总监制:王鹤 王超
总制作人:张皓静 陈行
编辑部主任:余振权
责任编辑:陈晓亚 谢云凤 耿艳菊
稿件统筹:刘馨芫
音乐编辑:王超、陈行
平台统筹:李忠黎
平台管理:邓小翠 冯慧 张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