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的力量
作者/景红
在我们血站,经常可以看到一群志愿者,他们忘我的工作,常常让人误以为是血站的正式员工。他们不仅积极献血,参与血站的重大活动,还和血站的工作人员一道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我们尊称他们为“最棒的主力外援”。
故事主人公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女人。她瘦弱却不柔弱,生活不富足却热心公益,十几年来,在忙碌繁重工作之余,热心无偿献血事业,成为令我们心生敬意的同志。
她是一名献血者,一名五星级红十字志愿者,一名器官捐献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她还是一个老旧小区的义务清洁员,义务清扫楼道13年。她同时也是一位成绩斐然的职业女性。一摞摞荣誉证书里,昭示她的刚强。
可是,她从不提起,也不示人,仿佛担心靓丽的羽毛会成为前行的负担。
尽管不是血站员工,但我们每个人都熟悉她,因为她的平易朴实,因为她的埋头实干和吃苦耐劳,更因为她的古道热肠。身为无偿献血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她常说,服务献血者、服务献血活动就是她的工作。应该珍惜每一份爱心,激励凝聚更多社会力量。
她还常常把对无偿献血公益活动的思考诉诸笔端。点开她的QQ空间,可以读到一篇篇真挚朴实的文字。她曾写道:公益不是单纯捐献,不是怜悯和施舍,而要传递一种对爱的信念和担当。她还写道:爱心不需要很多金钱和很多空闲。假如你贫穷,你可以献血,对于垂危者你是生命的希望和奇迹;假如你开车,你可以礼让路人,你行走,依然可以搭手老弱,牵起跌倒者。即便递给饥渴者一杯水,也是一种爱的力量。爱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这个看起来有点瘦弱,已经年过五旬的女人,心中有无穷的力量,常年行走在一条充满艰辛的路上。
少有人知道她的付出和牺牲。每个6·14,每天10多个小时超负荷工作,数百个获奖者手机通知,信息收集,以及活动后一篇又一篇发稿,让我们无不为之感动。因为,她早已不在年轻。
而6·14,除了参与献血和活动,对她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一天是她宝贝女儿的生日,因为难产输过血,所以,每个6·14她都要献血、为献血者服务,把这当成献给女儿最好的礼物。女儿也因此成为了献血者。
她还拖着车祸受伤的瘸腿,捐资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一家一家联络会员单位收集资料。她放弃节假日,走进人人惧怕的精神病院,慰问关爱贫困精神病患者;甚至把回家休假的女儿也发展成志愿者和义工。
她还主动帮助家庭生活困难的献血者,鼓励他们创业,并提供创业启动资金。退休后,她结对帮扶农村机采献血贫困户,经常驱车几十公里上门慰问,还骑着电动车,到处帮他们联系农产品销售。
她就是景德镇市无偿献血志愿者王晓兰,也是我市党报的一位资深记者。不过,我们更喜欢称她“米兰大姐”,那是她的笔名。
其实,一个人,做一次两次好事并不难的,难的是坚持一辈子。唯有那些坚守信念者,才能令初心结出美丽的果实,慰藉饥渴者,照亮黑暗。
—完—
作 者:景红
主 播:赵熤
出品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
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业支持: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总出品人:金宝杰 陈耘
总编辑:吕进福
总监制:王鹤 王超
总制作人:张皓静 陈行
编辑部主任:余振权
责任编辑:陈晓亚 谢云凤 耿艳菊
稿件统筹:刘馨芫
音乐编辑:王超、陈行
平台统筹:李忠黎
平台管理:邓小翠 冯慧 张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