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谷穗那样始终低着头
作者/张达明
阎肃不仅是中国剧协、中国作协、中国音协的老会员,还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会员,他戏称自己是“杂家”。
没有人知道,“杂家”阎肃的艺术之路竟起步于舞台上拉大幕。1955年,阎肃被分配到空政文工团工作。开始的5年,他一个人干七八个人的活:拉大幕、点气灯、演反派、说相声、打快板、演双簧,还兼管催场。领导只要发现哪里缺人,就会喊一声:“小阎,看你的了。”他二话不说,立即顶上去。
回忆那段经历时,阎肃说:“拉大幕,我比别人拉得快;跑龙套,我当个角儿倍认真;点气灯,一年演几百场,没熄过一盏灯。我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正事来做,而且要做就做最好的……当你养成认认真真做事的习惯时,你离成功的门槛就越来越近了。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必须脚踏实地往前走,千万不要指望一锄头挖出个金娃娃。就这样,我年年评先进、当劳模。”
其实,阎肃改行搞创作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最喜欢的还是做演员。那时,他不但中音唱得好,说相声也深受观众喜爱。有一次演出,他连说了7段相声,观众还是不让他下台。可正当他雄心勃勃要在演艺事业上闯出一片天地时,组织上找他谈话,让他转行搞创作。阎肃虽然不乐意,但最终还是做通了自己的工作,服从了组织安排,而且一干就是50多年。其间,不仅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还完成了多项重大文化任务。
成名后的阎肃没有一点名人和大艺术家的架子,不管遇到花匠、木工、烧水工,还是大师傅、小战士,他都一律向对方微躬,然后大声打招呼:“您好!”
儿子阎宇对父亲的做法甚是不解,曾问父亲:“您现在是全国知名的艺术家,跟谁都主动打招呼,还鞠躬,用得着吗?那样太没派了吧?”
阎肃对儿子说:“尊重所有人,对我们所有人都是重要的,且不说人生而平等这样的大道理,就说你尊重了所有人,也就为自己赢得了好心情,对自己的生活、工作、进步很重要!”
对于父亲的教诲,阎宇感触颇深:“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就是他尊重所有人这一不太普通的普通点。自我进入银行工作,他就常叮嘱,不要犯错误,不要损害公家利益,不要和别人比收入。这是生活中的真知良策,能让自己活得更开心。”
论资历和年龄,阎肃在空政文工团都是“第一老”,但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把自己放到组织当中,放到大家中间。党组织生活一次不落,准时交党费;团里有事,他总是提前10分钟赶到。
阎肃曾这样阐释过对人生的理解:“做人就要像谷穗那样始终低着头,对上不伸手,周围拉紧手,工作上才会有一手……什么是名人?真正的名人是‘明人’,即明白人,有自知之明。一个人,不管你当多大官、有多大名气,千万不要摆架子,架来架去,就把自己架空了。能时刻记住和做到这些,你也就拥有了人生的大智慧。”
—完—
作 者:张达明
主 播:刘巷萍
出品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
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业支持: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总出品人:金宝杰 陈耘
总编辑:吕进福
总监制:王鹤 王超
总制作人:张皓静 陈行
编辑部主任:余振权
责任编辑:陈晓亚 谢云凤 耿艳菊
稿件统筹:刘馨芫
音乐编辑:王超、陈行
平台统筹:李忠黎
平台管理:邓小翠 冯慧 张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