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博爱夜读 >> 正文
2019/09/11

第九十五期:《好人生属于好主人》

好人生属于好主人

作者/王月冰

多年前,在老师家中,我见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他也是老师的学生,和我们一样去看望老师。可是,他就像主人一样,给我们泡茶、张罗饭菜。吃完饭后,他还给年长者准备洗脸水。

 

我们以为他和老师有特殊亲密的关系,老师却说,他是我们的学长,毕业几年了,在北京工作,一直很少联系,这是第一次回来看望他。

 

看着我们疑惑的眼神,老师笑着说:“这孩子到哪都像个主人,好像天生有种责任感。”

 

老师还告诉我们,这位学长从小没有父亲,家里条件不好,高中毕业后考了个普通的大学,毕业后竟然成功应聘进了北京的一家名企。

 

“应该是他这种‘主人翁精神’帮了他。”老师若有所思。

 

后来我去北京工作,主动找了这位学长。他那时租住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我去看他时,他正忙着装修房子,从二手市场淘了些旧家具改装,买来油漆自己刷墙。

 

我说:“租的房子你干嘛这么认真装修呀?”

 

学长看着我,眼神明亮,说:“我住在这里,至少现在是房子的主人,我当然要把它打扮得漂亮些。”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我渐渐发现,学长不只是出租屋的“主人”,他也是其他很多地方的“主人”——坐公交车,他会捡起别人丢在地上的纸屑;走在路上看到塞车,他会跑过去指挥车辆维持秩序;办公楼的电梯出了故障,他会主动报修……

 

在公司,他更是“主人”。公司的一切事物似乎都与他有关,连会议桌上垫布的线头太明显,他也会一丝不苟地剪掉;在外面看到凡是能与公司扯上关系的信息,他都会详细记录下来;有一次,我和他在公司附近一家饭店吃饭,突然风雨大作,他居然丢下饭碗跑到公司楼下,只为了看一下公司的窗户是否关好了。

 

我说:“你又不是公司的老板,不必这么着急上心。”

 

他说:“这可不行,我在这儿工作,就是这儿的主人呀!”

 

后来,我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再也没见过这位学长。上周我去老师家,和老师提起他。老师自豪地告诉我,学长现在已是那家公司的副总了,还拥有了公司不小的股份。我点头称赞,心想: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公司主人了。

 

一个周末,我去一家单位办事,一个女孩正在办公室里独自忙碌。我问她:“周末给老板加班,很郁闷吧?”

 

我以为接下来会听到一通牢骚,没想到她一边给我办事一边说:“没有觉得郁闷,我靠这份工作吃饭,加班是为了把工作做好,以便得到更多的薪水。我是给老板做事,但归根结底,还是给自己做事。”

 

听了这番话,我由衷欣赏这个女孩。再次见到这个女孩,她已是部门主管。

 

同事小双的公公生病了,她小姑子在国外出差一时回不来,其他家人又太忙,只好由她负责照顾公公。每天中午休息时,她急忙往医院赶,非常辛苦。

 

有同事替小双不平:“凭什么你就要无私付出这么多,小姑子却只管自己的事业?”

 

小双微笑,坦然地说:“哪是无私呀,我这也是为了我自己。你想啊,我把公公照顾好了,老公开心,小姑子感激,公公也感谢,一大家子感激我,和和睦睦,其乐融融,我生活在其中,自然也觉得幸福。如果为了这点事和家人闹矛盾,家里鸡犬不宁的,我自己也难过呀!”

 

难怪小双的婚姻美满幸福,原来她一直用这样的理论指导自己。

 

人生繁琐,做客人,还是做主人,均在一念之间。可观念不同,做事的心情与效率也大相径庭。庭院的美好风景,属于把庭院当成自家的主人;反之,如果面对一切都把自己当成路人,则索然无味了。

 

每一件事,如果落到了你手中,你便是它们的主人;善待之,就会有收获。

 

 

—完— 

  作 者: 王月冰

  主 播:  严雨秋

 出品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

     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业支持: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总出品人:金宝杰 陈耘

总编辑:吕进福

总监制:王鹤 王超

总制作人:张皓静  陈行

编辑部主任:余振权

责任编辑:陈晓亚 谢云凤 耿艳菊

稿件统筹:刘馨芫

音乐编辑:王超、陈行

 平台统筹:李忠黎

平台管理:邓小翠 冯慧 张立光

上一条:第九十六期:《心有阳光》 下一条:第九十四期:《残缺之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