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期:《做有“工匠精神”的志愿者》

时间:2019/10/15

做有“工匠精神”的志愿者

作者/何滢

“工匠”,是一个传统而又时尚的称谓。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随后。“工匠精神”被迅速传诵,各行各业开始倡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志愿领域的“工匠精神”又是什么呢?

 

翻阅词典,“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使得其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由此,我联想到,参与志愿活动、永葆志愿活力,也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对我们志愿者来说就是一种认真、执着的意念和专业、敬业的精神。志愿者的匠心也是一种修炼,尤其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志愿者的匠心首先应表现在努力将自己修炼成淡淡的、默默的志愿者。

 

志愿服务,是慢的艺术。只有把心归于宁静,并坚守这份宁静,才能找到它的本真和美好。世界再嘈杂浮躁,志愿者的心却是宁静的,在安静中找到力量,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动力,修炼成为一个满怀热情的志愿者。

 

一个人要有热情,对所做的事情全力以赴,当我们愿意全身心付出的时候,就会产生超乎想象的坚强与力量。“工匠精神”需要这股力量,如果能够时刻保持做志愿工作的热情,坚信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个工作都是新的挑战,这样就不会觉得辛苦。所以我们要将自己修炼成淡淡的志愿者,必须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在点点滴滴中进步,享受志愿服务中的幸福和快乐。

 

志愿者不管年龄多大,只要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以“工匠精神”对待工作,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志愿者。大部分志愿工作都是平凡、具体和琐碎的,有的人认为很简单,其实不然,志愿者需要把简单的事情年复一年地做好,必须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和耐心,要时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对得起他人的信任和期待。当面对服务过程中零零碎碎的问题时,我们要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一名淡淡的志愿者,学着在积累中不断成长,厚积薄发。

 

能抵御枯燥感的,不只是兴趣和情怀,更需要“工匠精神”。 志愿者要懂得快乐和满足,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成为“工匠志愿者”少不了挫折和坎坷,我一直坚信:心若向阳,无畏悲伤。乐观的思考,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带着宽容的心态,烦恼就会少。当然,还要坚持锻炼保持健康,身体好了,心情自然会好,才能为社会多奉献。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活动并进行个性化锻炼,在锻炼中体验运动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你就会更爱生命,更乐意奉献爱心。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能够乐在其中,从而全身心投入,不断钻研琢磨,享受过程,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未来,我们志愿者会一直怀有“匠心”,专注与坚持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帮助他人,成就自己,一起收获更多的快乐、美好和希望。

 

—完—   

  作 者:何滢

  主 播:袁宏谨

出品方: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

 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业支持: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总出品人:金宝杰 陈耘

总编辑:吕进福

总监制:王鹤 王超

总制作人:牟伦毅 张皓静

编辑部主任:余振权

责任编辑:陈晓亚 谢云凤 耿艳菊

稿件统筹:刘馨芫

音乐编辑:王超、陈行

平台统筹:李忠黎

平台管理:邓小翠 冯慧 张立光

上一条:第一百二十二期:《把我的耳朵借给你》 下一条:第一百二十期:《没有一双鞋不是用来奔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