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期:《将幽门螺杆菌一饮而尽》

时间:2019/10/21

将幽门螺杆菌一饮而尽

作者/江东旭

巴里·马歇尔出生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卡尔吉利。大学期间,马歇尔得了胃溃疡。当时的医学界认为这是人体内胃酸分泌异常引起的,需要使用抑酸性药物治疗,同时还需辅以镇静剂、抗抑郁药以及心理疏导等。尽管医生们使出浑身解数,疗效始终不尽如人意。

 

马歇尔看到许多被胃溃疡折磨的患者,尤其是一位朋友的妈妈,因患胃溃疡瘦得皮包骨头,他立下志向:一定要攻克这个痼疾,造福人类。

 

毕业后,马歇尔成为了一名消化科医生,得到在皇家珀斯医院做内科医学研究的机会。在这里,他认识了罗宾·沃伦。沃伦告诉他,自己在一份胃粘膜活体标本中发现了一种如蓝色曲线的细菌,这种细菌附近的胃粘膜总有炎症存在。经过研究,两人从上百例胃炎病人中都检测出了这种细菌,接着,又实现了体外分离培养。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幽门螺杆菌。不过,对于二人提出导致胃溃疡和胃癌的罪魁祸首就是幽门螺杆菌的假说,医学界并不认同。没有人相信幽门螺杆菌可以在胃酸环境中生存,有人甚至将他们斥为“骗子”。

 

为了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马歇尔决定铤而走险,自己做一回“小白鼠”。

 

1984年的一天,马歇尔走进实验室,凝视着面前一杯含有数亿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端起来一饮而尽。当培养液滑落到喉咙时,那古怪的味道令他胃里一阵翻涌,恶心连连。

 

从这天起,马歇尔时刻关注着自己身体的变化。第5天早晨,他忽然感到胃里一阵难受,翻江倒海般呕吐起来。妻子问他怎么了,马歇尔把吞下一整杯幽门螺杆菌的事告诉了妻子。妻子吓得脸色发白,叫道:“天啊,你得赶快去看医生!”

 

在对病菌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让其在体内繁殖,这不仅需要勇气,更是一桩极其冒险的事情。不过,尽管妻子很担心,马歇尔却露出“如愿以偿”的笑容,坚持要再等几天,以便做更多的观察和记录。

 

直到第十天后,病情已经相当严重,马歇尔才来到病理学实验室。一番检查后,他发现自己的胃里充满了幽门螺杆菌。不过,要不是被胃部烧灼样的疼痛折磨着,他几乎要兴奋得跳起来,因为这一结果证实了之前的假说。

 

既然胃炎、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而不是其他因素,那么只需服用能够杀死该细菌的抗生素就能够治愈。于是,马歇尔自创了抗生素疗法,很快就痊愈了。

 

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宣布幽门螺杆菌为消化性溃疡病的元凶。此时,距离马歇尔喝下那杯幽门螺杆菌已过去了整整10年。马歇尔和沃伦的发现和坚持,为数以亿计的患者带去福音。2005年,两人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马歇尔:“是什么信念驱使您冒险喝下那杯幽门螺杆菌?”马歇尔回答:“是对于科学的追求,还有对人类自身的同情和爱。科学史上那些为了人类的幸福而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先驱,如哥白尼、利赫曼……像天上闪耀的恒星,永远使我仰望。”

 

 

  作 者:  江东旭

  主 播:  严雨秋

 出品方: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

     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业支持: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总出品人:金宝杰 陈耘

总编辑:吕进福

总监制:王鹤 王超

总制作人:张皓静  陈行

编辑部主任:余振权

责任编辑:陈晓亚 谢云凤 耿艳菊

稿件统筹:刘馨芫

音乐编辑:王超、陈行

 平台统筹:李忠黎

平台管理:邓小翠 冯慧 张立光

上一条:第一百二十六期:《红十字起源》 下一条:第一百二十四期:《爸爸的马拉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