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父亲成为第一个获得喜讯的人
作者/孙建勇
最近,著名导演金韬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一个小故事。
当年,24岁的金韬参加高考,填报的志愿是北京电影学院。考完后,父亲问他考得怎么样,他沉默不语,父亲也就没有多问。接下来,是充满煎熬的漫长等待。那时,金韬的心里热切盼望着能够获得一份录取通知书。
有一天,在家属院门口,金韬被一个拿着挂号信的中年邮差拦住,问:“小伙子,你知道信上这人住几楼吗?”金韬接过信封一看,心中一阵狂喜。那信封上写的正是自己的名字,而信封的右下角清清楚楚地印着:北京电影学院。
显然,这就是自己苦苦期盼的录取通知书。然而,金韬没有签收挂号信。他对邮差说:“这封信是三楼第二家的,您送上去吧,有位老人正在家里。”
邮差道了谢,拿着信上了三楼。金韬抑制住内心的激动,静静地待在楼下,等邮差下楼走了后,才迈着轻快的脚步奔上三楼自己的家。推开门,只见父亲一个人坐着客厅里,一手拿着拆了封的挂号信,一手抹着不断滚落的泪珠。
“爸!”金韬叫了一声。父亲抬头,缓缓站起,对金韬说:“儿子,你是好样的!我们金家几代人终于出了第一位大学生!”说完,父亲大笑起来。那年九月,金韬与张艺谋、陈凯歌成为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同班同学。
金韬在节目中说,当年打心眼里想让父亲成为第一个接到喜讯的人。他觉得只有如此,才能回馈父亲多年的养育之恩。
是的,儿女拥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是父母最大的幸福。金韬让父亲成为第一个接到喜讯的人,就是要把这份最大的幸福第一时间送到父亲身边。这个举动所体现出来的是最真挚、最朴实的孝敬之情,虽然微薄,却能直抵人心。
作 者:孙建勇
主 播:李国栋
出品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
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业支持: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总出品人:金宝杰 陈耘
总编辑:吕进福
总监制:王鹤 王超
总制作人:张皓静 陈行
编辑部主任:余振权
责任编辑:陈晓亚 谢云凤 耿艳菊
稿件统筹:刘馨芫
音乐编辑:王超、陈行
平台统筹:李忠黎
平台管理:邓小翠 冯慧 张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