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区红十字会工作动态 >> 正文

【区红会动态】

各区红会开展“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集锦

时间:2025/09/16

2025年9月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急救与气候变化”。为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市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经开、青山、江汉、武昌、洪山、新洲等多个区红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推动急救知识走进社区、校园、企业、街镇和基层单位,着力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经开区

经开区红十字会于9月11日在亚心总医院举办“世界急救日”专题教研交流活动。通过专家授课、师资试讲与政策解读,共同开启一场关于“气候无常,急救有备”的深度对话,提升应急救护教学质效。

截至目前,经开区本年度已开展初级救护员培训44场,2671人取得证书,线上线下普及超7000人次。未来,区红会将持续深化基地共建、优化师资培育、创新普及形式,助力构建适应复杂气候的全域急救网络,构建更广泛、更高效的全域急救生态圈。

 

 

青山区

9月11日-12日,青山区红十字会联合武钢二医院,针对医护人员开展专项红十字救护员(初级)培训。培训采用“理论考核+实操考核”双达标模式,内容聚焦急救“专业性”与“时效性”,系统讲解心肺复苏、创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与搬运等核心技能。本次培训共有138名医院职工参加,并全员通过考核。

 

 

江汉区

9月12日,“2025年江汉区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比赛”在区政府机关成功举办。本次比赛旨在检验应急救护培训成果,提升群众应急救护理论与实操能力。

辖区内各街道代表队积极参与,通过理论笔试和技能实操两大环节的激烈角逐,新华街道代表队荣获一等奖。比赛中选手们展现出扎实的急救技能和良好的团队协作,充分体现了江汉区在应急救护培训方面的扎实成效。近年来,区红会已培养初级救护员5000余人,科普应急救护知识覆盖超万人。

 

 

武昌区

9月12日,武昌区红十字会联合武汉铁路公安民警,在洪山区未来实验外国语学校美林校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40余名四年级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初步掌握了心肺复苏(CPR)、AED使用及伤口包扎等核心急救技能。志愿者们采用儿歌、口令等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孩子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打下坚实基础。

 

 

洪山区

9月12日,洪山区红十字会联合洪山街道保利心语西区社区、轰九应急救援队等单位,共同开展“三区融合”创意安全市集活动。区红十字“救在身边”志愿服务队设置急救科普摊位,面对面为居民讲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等急救技能,并邀请群众现场操作体验。轰九应急救援队则围绕暴雨内涝和高层火灾逃生知识进行讲解,增强了居民防灾意识和避险、救护能力。

 

 

新洲区

新洲区红十字会创新采取“基层培训全覆盖+专业阵地强赋能”双线模式,扎实推进“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自8月起,区红十字会联合多部门在邾城、辛冲、徐古、双柳、汪集等街镇开展“问津义警”应急救护培训,逐步覆盖全区12个街镇,切实打通基层应急防护“最后一公里”。培训内容紧扣“急救与气候变化”主题,强化极端天气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9月13日,区红十字会还在红十字水上救护站设立宣传主阵地,通过展板展示、手册发放、实操演示等形式,向居民、水上运动爱好者及景区工作人员普及水上安全与急救知识,提升公众对气候相关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应急救护是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各区红十字会持续推进应急救护“六进”工作,通过“学—练—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已培养大量初级救护员,科普覆盖超万人,有效提升了市民的应急意识和实操能力。

下一步,武汉市红十字系统将继续深化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武汉”,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持续贡献红十字力量。

下一条:洪山区:武汉理工大学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揭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