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街李家墩社区作为成立于2002年的成熟社区,辖区面积3.55平方公里,涵盖4个住宅小区、1个村湾和1个企业园区,服务常住人口1.1万人。面对社区内人口结构复杂、老年群体比例较高的特点,李家墩社区红十字会自2023年9月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民需我为、民呼我应”的服务理念,通过系统化建设、专业化服务和精准化供给,成功构建了集阵地、队伍、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
一、阵地建设立体化:打造全方位红十字服务平台
李家墩社区红十字会创新实施“1+N”阵地融合模式,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枢纽,建设多个专业功能区,构建层次分明、功能完备的服务网络,实现了红十字服务与社区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
打造核心功能区。健康小屋配备基础医疗检测设备,妇女之家提供专业咨询服务,青少年空间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心理咨询室关注居民心理健康。便民服务区配备轮椅、急救箱等设备,日均服务居民10余人次。
建强文化传播阵地。巧妙利用社区公共空间,打造“一广场一凉亭”红十字文化宣传带。博爱广场定期举办主题活动,社区博爱椅、博爱凉亭成为居民日常接触红十字文化的“第一课堂”。
构建智慧宣传网络。建立“线上+线下”全媒体宣传矩阵,社区电子屏日均播放红十字宣传片8小时,6处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14个网格微信群覆盖90%以上居民家庭,实现红十字知识“随手可得”。
二、队伍建设专业化:锻造高素质志愿服务力量
社区红十字会采取“专兼结合、多元参与”的队伍建设策略,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技能强、服务意识好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开展社区服务总时长超5000小时。
队伍构成多元化。社区现有注册志愿者40人,其中专业医护人员2人,红十字初级应急救护培训持证人员20余人,退役军人5人,形成李家墩社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和博爱同行志愿服务队两支主力队伍。
培训体系专业化。建立“基础培训+专业认证+实战演练”三级培训体系。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CPR急救、老年照护、心理救援等专业培训10余场,参训人员达400余人次。
宣传推广创新化。“红色宣讲团”采用情景剧、微电影等新颖形式,开展“三救三献”宣传8场次。通过“线上+线下”双轨推进,社区近两年共发动109名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27500ml,3名志愿者在博爱江城小程序登记遗体器官捐献。
三、服务供给精准化:构建民生保障服务体系
社区红十字会通过“需求调研-项目设计-资源整合-服务实施”四步工作法,确保志愿服务精准对接居民实际需求。
关爱社区特殊群体。利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节日关怀行动”,累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30余户,发放慰问品价值1万余元;开展为老服务项目,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送餐服务60余次,居家清洁50余次,情感陪护30余次;开展“安全守护计划”,联合辖区消防部门为6户高龄独居老人免费安装了可燃气体探测器。
关爱群众生命健康。邀请医院专家开展义诊6场,服务居民200人次;举办慢性病防治、急救知识普及等“健康知识讲堂”专题讲座8场,参与居民300余人次;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为社区居民开展心理疏导服务50余人次,团体辅导活动3场。
开展社区融合项目。联合武汉轻工大学志愿服务队开展“燃童年,嗨运动” 亲子趣味运动会,吸引20组家庭参与;常态化开展便民活动,提供理发、磨刀等服务,累计服务居民1000余人次;举办红十字文化沙龙,开展红十字主题读书会、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8场。
站在新的起点上,李家墩社区红十字会将聚焦能力提升、服务拓展、品牌建设发展策略,通过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基层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执笔:戴杰 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