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登记捐献万余人!在武汉,越来越多人选择以这种方式留下大爱

时间:2019/04/17


 


 

       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你是否愿意以另外一种方式让生命延续?


 

       如今,在湖北省武汉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身后捐献遗体器官,留下大爱在人间。


 

这里有群“留爱”的老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近日,在汉阳老年大学,动听的歌声从3楼会议室传出。这是遗体捐献志愿服务小组——“留爱小组”的成员们正在合唱。


 

    汉阳老年大学“留爱小组”创造了武汉遗体捐献的多个第一:成立武汉首个“遗体捐献志愿服务小组”;2000年,学员李佩兰去世,成为武汉捐献遗体第一人;2006年,李佩兰的丈夫张寿龄去世捐献遗体,他们成为武汉第一对捐献遗体的夫妇。


 

      现任组长吴敏介绍,“留爱小组”的成立离不开一位可敬的老人,他就是武汉市遗体捐献的最早发起人之一——邹道毅。


 

   邹道毅是武钢集团汉阳钢厂退休干部。早在1995年,他就表示“去世后无偿捐献遗体”,但当时“捐躯无门”。


 

   为此,邹道毅奔走上海、成都等地,到上海市红十字会及徐汇区、浦东区红十字会探访,并搜集无偿捐献政策法规及相关资料,返回后将所得资料送给武汉市红十字会,供立法借鉴。


 

     2000年3月,武汉遗体捐献工作正式起步,邹老功不可没,他也成为首批6名捐献志愿者之一,志愿捐献登记卡卡号为002。


 

     邹道毅是汉阳老年大学学员,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老年学员加入到遗体捐献队伍中来。


 

  受到李佩兰夫妇感召,2011年11月17日,由时任汉阳老年大学校长夏光中、邹道毅等人牵头,10余名汉阳老年大学学员组建“留爱小组”,宣传“把爱留在人间”的理念。


 

   目前,“留爱小组”成员已发展至90人,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最年轻的成员只有50多岁。小组成员中,已有8位老人、10对夫妇共28人实现了遗体捐献。


 

     2017年11月27日,邹道毅因重症肺炎医治无效离世,享年82岁。家人遵照其遗愿将其遗体捐献给同济医学院。


 

     邹老生前留下遗嘱,让家属从丧葬费中拿出2万元,分别捐给武汉市红十字会、“留爱小组”、“爱尔眼库”和居委会党组织。


 

  年近八旬的夏光中老人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他和老伴都签了遗体捐献协议。他说:“在生言死并不容易,但要知道还有很多人在苦苦等待器官移植。去世后,把器官捐献给他人,也是生命的延续。”


 

登记捐献人数逾万人


 

       从2000年开始,武汉市全面开展遗体和器官捐献工作。武汉市遗体捐献例数目前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每年遗体捐献约300余例。


 

    “武汉遗体器官捐献和立法在全国开展较早。遗体捐献从19年前就开始了,器官捐献开展相对较晚,但在立法部门、红十字会、媒体等大力推动下进步很快。”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主任骆钢强介绍:“为方便群众遗体捐献咨询、登记,市红十字会开通了详细便捷的网上登记服务功能。”


 

     武汉器官移植水平全国领先。目前同济医院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台移植手术,协和医院两三天就有一台心脏移植手术。与之对应的是,每年约有4万人苦等救命器官,饱受病痛折磨,很多患者抱憾离世。


 

     据了解,武汉市每年需要超过1600具遗体用于科研、教学和移植,但目前每年仅能提供约300具,缺口甚大。


 

   设在中南民族大学的中国人脑库中心,承担着建立达到国际标准中国人脑库中心的重任,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每年需要约500具遗体用于人脑标本制作,但武汉市红十字会只能提供数十具遗体。


 

    同济医学院、武大医学院和江大医学院,每年分别需要遗体500具、400具和200具,用于教学研究,但目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医学生不得不使用虚拟人体模拟软件练习解剖。


 

       武汉市第三医院每年需要100万至150万平方厘米的皮肤用于移植,但红十字会仅能提供3万平方厘米。


 

让更多爱留在人间


 

  “多年前,遗体和器官捐献还不为人知,鲜被接受。经过近10年努力,在武汉这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没几个人不知道遗体和器官捐献。”骆钢强说。


 

  武汉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接收流程,并多次培训医院、医学院和科研机构的遗体接收人员,从如何着装、问候家属,到为逝者默哀、献花、告别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遗体器官捐献必须给予捐献者和家属充分的尊重,才能让更多人愿意留爱在人间。”骆钢强说。


 

    截至目前,武汉市登记捐献人数为12701人,实现捐献2401人。捐献者中,年龄最小的仅17岁,最大的90岁。他们的大爱之举拯救了1500个垂危的生命,让2000余人重见光明,让300多名严重烧伤患者得到救治。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作者:涂文涛   黄磊   余瑾毅


 

上一条:武汉器官捐献者每年增加三成 夏穗生播下的种子已枝繁叶茂 下一条:中国器官移植开创者夏穗生今天实现了他的承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