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这里有一群“留爱”的老人——走进武汉首个遗体捐献志愿服务小组

时间:2019/04/1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磊 余瑾毅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近日来到汉阳老年大学时,动听的歌声正从三楼会议室传出。  
       这是遗体捐献志愿服务小组——“留爱小组”的成员们,正在共唱《爱的奉献》。  
       汉阳老年大学“留爱小组”创造了武汉遗体捐献的多个第一:武汉首个“遗体捐献志愿服务小组”;学员李佩兰是武汉捐献遗体的第一人,她的丈夫张寿龄2006年去世捐献遗体,他们成为武汉第一对捐献遗体的夫妇。  
       现任组长吴敏介绍,“留爱小组”的成立,离不开一位可敬的老人,同时也是武汉市遗体捐献的最早发起人之一邹道毅。  
       邹道毅是武钢集团汉阳钢厂退休干部。早在1995年,他就表示“去世后无偿捐献遗体”,但当时“捐躯无门”。他为此奔走上海、成都等地,到上海市红十字会及徐汇区、浦东区红十字会探访,并索要无偿捐献法及相关资料,返回后将所得资料送武汉市红十字会,供武汉市立法借鉴,对武汉遗体捐献工作于2000年3月正式起步发挥了促进作用,邹道毅也成为首批6人捐献志愿者之一,志愿者登记卡卡号为002。  
        邹道毅是汉阳老年大学学员,在他积极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老年学员加入到遗体捐献队伍中来。  
       2000年,汉阳老年大学学员李佩兰去世,成为武汉捐献遗体第一人。2006年,李佩兰的丈夫张寿龄去世捐献遗体,他们成为武汉第一对捐献遗体的夫妇。  
       受到李佩兰夫妇感召,2011年11月17日,时任汉阳老年大学校长夏光中、邹道毅等人牵头,10余名汉阳老年大学学员组建“留爱小组”,成为武汉第一个遗体捐献志愿服务小组,宣传“把爱留在人间”的理念。  
       目前,“留爱小组”成员已由开始成立时的10余人发展至90人,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最年轻的成员只有50多岁。小组成员中,有10对夫妇,并已有8位去世老人实现了捐献遗体的意愿。  
       2017年11月27日,邹道毅因重症肺炎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年82岁。家人遵照其遗愿将其遗体捐献给了同济医学院。邹道毅生前留下亲笔遗嘱——让家属从丧葬费中取出2万元,分别捐给武汉市红十字会、“留爱小组”、“爱尔眼库”和居委会党组织。  
       年近八旬的夏光中老人,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他和老伴都签了遗体无偿捐献协议。他说,在生言死并不容易,但要知道还有很多人等待着器官移植,却没有来源。我们去世后,器官捐献给他人,生命也得以延续。   

 

 

 

上一条:中国器官移植开创者夏穗生今天实现了他的承诺 下一条:武汉遗体器官捐献量居全国前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