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国红十字会高度重视公信力建设。公信力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要靠办实事、干好事取信于民。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依规做好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等工作。
二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坚持从严治会,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完善绩效考评和问责机制。建立专家咨询制度、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成立红十字智库,优化专家委员会,作出重大决策前要进行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
三是加强网上红十字会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与思维,增强互联网在红十字会组织建设、能力建设、资源动员、品牌传播等工作中的应用力度,推动互联网与红十字事业的全面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红十字会”的工作新格局。
四是着力推进公开透明。完善红十字会信息公开标准,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切实保障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动各级人大加强对红十字会法的执法检查和各级政协对红十字工作的视察指导。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五是大力开展红十字宣传工作。结合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救援工作,与宣传、教育等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专兼职干部、会员和志愿者作用,积极开展人道传播,普及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是要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综合性监督体系,依法依规依章对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对公益项目的审核,严格责任追究。增设监事会,履行对理事会、执委会的监督职责,形成理事会决策、执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的治理结构,不断提升红十字会依法治理、综合监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