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菲律宾国家红十字会请求,中国红十字会派出了新中国历史首支红十字救援队(以下简称救援队),前往菲律宾塔克洛班进行台风灾后救援。救援队由北京999、上海华山医院、云南省红十字会等组成,我有幸参与其中。在救援五周年之际,写下存在脑海中的一些印象片段。

(图片:云南省红十字会原党组成员、副会长牛有媛同志(右三)、云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成文(时任赈济救护部部长,右一)一行凌晨到机场迎接杨海龙(右二)一行回国。)
不给灾区添负担

(杨海龙和同事在上海浦东机场)
能被选上参加菲律宾的国际救援,是因为我所在的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在雅安地震救援中表现出了高效的保障能力。这是个技术活,去灾区最先要保障好的是救援队本身,如果自己都吃不上饭、睡不了觉,那救援队就不是去救灾而是变成灾民,成为灾区的负担。
救灾仓库的理念是救援队自我保障的重要标志。在装车的时候就要认真考虑设备先后的问题。在雅安时,我们将所有生活用品,包括食物、餐具、帐篷以及发电机等,都放在一辆卡车的最后面,这样就能先把这些保障性物资卸下来,第一时间把帐篷搭好,把食物搬进帐篷、发电机摆放好。剩下的一切就是模块化管理并列出清单,1号箱子放餐具、2号箱子放食材……一看清单我们就能找到所需要的物资,十二个小时内救援队就能吃上热饭菜。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海京到雅安救灾时看到了我们的工作能力,在讨论首次出国救援时,他表示,去菲律宾救灾是新中国历史上中国红十字会第一次国际救援,只有派云南队去做保障,才能放心。得到任务通知,心里的自豪感上升了很多,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名的“英雄集体”,还是一个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红十字救援队。
菲律宾的警察

救援队登上莱特岛的时候,所有行李和货车都停靠在岸边,可是司机迟迟不发车,翻译跟他的沟通又不顺,时间一点点过去,陪同的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工作人员金波开始有点着急:“前面要经过游击队活动的区域,如果耽误太久,晚上经过那里可能会有危险。”
就在这时,四个带着冲锋枪的武装人员出现在我们面前,翻译介绍这是菲律宾的警察。他们分别上了我们的三辆车,与司机解释之后车辆马上出发,司机把车开得飞快,很快穿过莱特岛中部平原。一路上,司机都很紧张,几个警察紧握着枪,丝毫不敢有松懈。
到达目的地第一天,一名当地的华人老先生来到我们的营地,指着港口外的一艘船告诉我们,船在那搁浅,因为害怕游击队,船员都乘小艇跑了,等第二天他们再回到船上时,发现整个船已经被洗劫一空。我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十分危险,这与在国内救灾是有很大差别的。

(图片:红十字工作人员在营地开展消毒杀菌工作)
在营地门口,大约有六名菲律宾警察组成的保卫小组保证营地安全。我们偶尔通过手脚比划交流,也分享食物,在救援的这段日子里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友谊。走的那天,他们在岗亭挂出一幅布标,大意是“我虽然不认识你,但是我衷心感谢你们的救援”。

(图片:这是我的工作间兼卧室,红色冰柜是我们从泥地里清理出来的,还可以继续用。)

(图片:我们的餐厅,晚上是4名队员的卧室)
责任重大的厨子
接到救援命令时,我很兴奋,为能参加国际救援而激动。没想到的是,作为大众救援队的队长,分配给我的任务是后勤保障,也就是厨师。可真到了菲律宾,我发现厨子的责任重大。
在塔克洛班,我每天最大的困扰是不知道给队员吃什么。我们的食材非常有限,既要让队员们吃得安全卫生,还要想办法变着花样给大家做出不同的菜式,只有三餐吃饱了,才有力气去救援。

我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简单洗漱之后开始准备救援队的早餐:粥、鸡蛋和面条是常做的。面条最麻烦,得往里放配菜才好吃,北方叫臊子,云南叫帽子。菲律宾不像国内,缺少必要的调料,靠着一罐郫县豆瓣酱,我给队员们做出了鸡肉、猪肉和鸡蛋等各种臊子,虽然算不上美味,但好歹有点味道了。八点,队员们吃完早餐,把餐具收拾干净,我就要开始准备午餐了,午餐吃完也是马上抓紧准备晚餐。一个人准备五十人的餐食真心不容易,但为了能让队员们吃好吃饱,每天晚餐结束,我都要和队员们沟通并制定第二天的菜单。
救援时,饮用水是珍稀物品。救援队的饮用水都是从大陆带来的,其它生活用水在当地采购。但仍有一些队员、志愿者不珍惜饮用水。一天,我在营地看到有二十多瓶喝了一半或者只喝了一点点的矿泉水瓶扔在地上,心里很难过,就把所有水都收集在一起。在所有队员吃午饭的时候,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些矿泉水倒在一起,然后倒进电饭锅里煮饭给大家吃。队员们既惊讶又羞愧,我说:“这是差点被浪费的水,既然大家如此浪费,那么就由所有人一起来承担这个后果。”那之后,营地里浪费水的情况减少了很多,大家都会把水喝完,我也建议大家在矿泉水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代号,便于分清自己的水。
红十字的力量
菲律宾红十字会是菲律宾的三大民间组织之一,从我们踏上菲律宾的那一刻开始,红十字元素随处可见。
在红十字会的许多培训中都会讲到红十字标志的保护作用,在塔克洛班的第一个晚上,我真正体会到了这种“保护”,既是红十字的魅力所在,也是红十字的伟大之处。

(图片:很多红十字会都把大本营设在马布哈伊公园渡假村-Mabuhay Leyte Park Resort)
那是我们刚到达,正在寻找适合搭建营地的空地。在落脚点的对面有一大片草坪,是个非常理想的营地建设点,那时天已经开始黑了。我们的三名队员正准备过去仔细查看时,对面树林里冲出来两个人,手持强光手电,不停地问:“Who is that?What are you doing?”,队员们都懵了,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如此紧张,当时队员们也不知道说什么,只能不停地说:“red cross”“red cross”“我是红十字会的”。他们可能听懂了“red cross”,把手电移开,这下队员们更紧张不已,吓出一身冷汗,因为我们看见这两个人一人手持冲锋枪,一人拎着一把砍刀。他们认为我们入侵了他们的领地。
经过交流才知道,那块大草坪隶属马尼拉大学塔克洛班分校的,两人是学校的校工,在保护受灾后的学校。因为他们看到了红十字会的标志,才知道我们不是入侵者,否则,或许他们已经开枪或者伤害到我们的队员了。红十字真是国际通用的保护符号。

(图片:我们的大本营)
在我们的营地周围,是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西班牙红十字会和丹麦红十字会的营地,我们在当地的第一餐饭是由西班牙红十字会提供的。
每天晚上,国际联合会在海边宾馆召开会议,让各国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援队交流救援进展,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救援及可能进行的团队协作。在灾害面前,红十字会是最强大的组织,它可以动员世界各国的力量来协助受灾国做好灾害救援,并且各个国家红十字会也重点发展不同的救援组织,比如丹麦发展大本营、德国发展医院、西班牙发展供水、英国发展大众卫生等等。每个国家一个重点专业的发展,大家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能形成一支完美的强大的红十字救援队,从各个方面来帮助受灾国。
(消息来源:中国红十字报,作者为中国红十字会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队长 杨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