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公开 >> 正文

市红十字会对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0571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0/10/15

 

      公众急救自救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已成为影响突发公共危机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的重要因素,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会不断扩大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通过线上线下两条渠道增强市民自救他救能力,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情况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围绕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即“五进”),不断推进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工作常态化,积极提高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以及普及率、知晓率,为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一是不断推进“五进”工作。2014—2019年,市、区红十字会共举办应急救护(含公益普及培训)培训班439期,普及培训14.7万人(次);红十字初级急救员认证培训17514人。   

 

      二是充分发挥线上培训优势,在全国红十字系统率先开发《红十字掌上通》和借助2019年“军运会”良机开发《“救”在身边》救护培训手机APP教程,将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以试题的方式融入其中,并依托两项教程举办全国首届网上红十字知识挑战赛,增强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救护知识学习的热情。目前,《红十字掌上通》和《“救”在身边》在全国范围内注册用户已达32万余人,累计在线参与应急救护知识测试的人数近80万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普及效果。   

 

      三是量身定制菜单,创新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培训。如专门为小学生制定了以“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为主的四项急救技术,辅之以交通安全、异物卡喉等知识培训内容,在中学主要开展心肺复苏、适当增加互动性教学,辅之以消防安全、溺水、中毒等知识。在宾馆饭店服务人员和铁路、民航工作人员中普及应对心脏骤停、AED使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培训。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发展,结合市民通过网络自发组织起来参加急救培训的多样性需求,延伸开办的针对经常参加马拉松运动的“跑团联盟”班、针对武汉大江大湖特色开办的“长江救援自愿者”班等,起到了良好的培训和传播效果。   

 

      四是建立体验培训基地,提升“第一目击者”的反应处置能力。市红十字会积极探索在学校建立应急救护体验教室的教学模式。为此,分别建立了江汉大学救护培训基地和青山区钢城四小“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这些培训设施设有应急救护、交通安全、地震安全、消防安全等教学模块,通过“场景式+情景式”和互动游戏、逃生演练、互动问答等的教学方式,体现应急安全知识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同时,市红十字会、市教育局联合成立了中小学教师救护队,全市每个区成立了一支教师救护队,并举办了师生救护大赛,推动中小学校师生应急救护知识的推广、普及。   

 

      五是培训救护师资,充实教学力量。近年来,市红十字会先后承办3期共5个师资培训班,培训本市师资259名。师资主要由学校校医、保健教师其他学校红十字志愿者组成。此外,市红十字会还积极推荐人选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举办的各类师资培训。   

 

二、下步工作意见   

      一是争取更大支持,建立健全救护培训工作机制。积极争取把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作为市政府向市民提供的公共产品,将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纳入每年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在规划、演练、经费安排等方面予以统筹,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努力争取将急救知识编入教材,使之成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   

 

      二是加强部门合作,拓展救护培训工作空间。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教育、交通、消防、城管、铁路、民航、旅游、质监、城建等部门合作,将开展救护培训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高危重点行业和岗位的急救培训,逐步形成政府依法保障,红十字会实施培训考核,各部门协同配合的救护培训工作机制。   

 

 

      三是新建大型建筑或公共场所时,在设计阶段应明确“公众急救设备”的设备类别、规格、型号、数量及安装位置,质监机构在验收监督时抽查“公众急救设备”安装配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和改造大型建筑或公共场所,应加强平战两用功能转化能力,起到防灾堡垒的作用。   

 

 

 

上一条:市红十字会对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0580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条:市红十字会对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0564号提案的答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