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博爱夜读 >> 正文
2019/05/16

第十二期:《拾麦穗》

 

拾麦穗

作者/江南

 

麦收之后,我问乡下的朋友,现在农村还有人拾麦穗吗?    

 

朋友说,收割机收完麦子后,地里麦穗不少,只是如今没人去拾了。    

 

我深感可惜。朋友又说,现在没人愿意出这个力,收麦、耕地全是机械化,比以前省事多了。看来,如今的农民不再过着传统中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慢生活了。拾麦穗,这一乡土劳作已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我小的时候拾过麦穗。那时的麦穗可是个好东西。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还不富裕。拾来的麦穗不仅可以补充口粮,还能换些瓜果零嘴。一到夏天,村里常有走村串巷卖瓜果的,小孩子嘴馋,围着瓜果车子垂涎三尺。爹娘用瓢从粮食袋子里挖出一些麦子,小孩子就欢天喜地地拿着去换瓜果了。    

 

乡下孩子懂事早,小小年纪就知道替家人分忧。麦收一过,孩子们就挎个篮子,去地里捡麦穗。    

 

麦穗并不是俯拾皆是。麦子收割以后,麦穗已被田地的主人拾过一茬了。但只要用心搜寻,就总会有收获。    

 

拾麦穗要手快,小伙伴们四散在田间,都在搜寻目标,一旦发现麦穗,要下手快,脚也要快。只是在麦田走路,要特别小心脚下,刚收割过的麦茬非常锋利,一不小心就会扎到脚。    

 

等到篮子快盛满了,我和小伙伴就走到路边的大树下歇息。玩小石子,摘几朵粉红色的打碗碗花,蹑手蹑脚地去捉停在草叶上的蜻蜓。休息够了,我们就挎着篮子回去,心里美滋滋的。    

 

转眼间,拾麦穗成了时光深处一抹发黄的记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会永远珍藏那段难忘的乡土时光,慰藉人生的许多悲苦。            

 

—完—   

 

作 者:江南    

主 播:文萱    

制作人:邵雨婷    

出品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    

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业支持: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总出品人:金宝杰 陈耘    

总编辑:吕进福    

总监制:王鹤 王超    

总制作人:张皓静  陈行    

编辑部主任:余振权    

责任编辑:陈晓亚 谢云凤 耿艳菊    

稿件统筹:刘馨芫    

音乐编辑:王超、陈行    

平台统筹:李忠黎    

平台管理:邓小翠 冯慧 张立光

上一条:第十三期:《来自陌生人的感谢信》 下一条:第十一期:《十分钟的快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