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翅膀的天使
作者/傅于桐
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走在蜿蜒的小路上,走向那个冷清的城市一角——塔山爱心之家。这是一个收留残障孤儿的福利院,我和同学们一起来这里做志愿服务。
爱心之家很大,干净又空旷。徐院长笑着出来迎接我们,她穿着深蓝色的衣裳,留着齐耳的短发,笑容如阳光般明亮温暖。她深情地说,她是这里所有孩子的妈妈。
我们走上二楼,所有小朋友安安静静地坐在房间里看电视。听见我们的脚步声,他们轻轻地转过头来,认真地看着我们。一个男孩兴冲冲地跑过来,像一只轻快的小蝴蝶,他很开心地挥手,眼睛很亮,好像两颗正在微笑的星星,只是没有目光聚焦。一个小女孩腼腆地笑着,宽大的衣服有意无意地遮掩着那双痩弱畸形的腿。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有点害羞地看了看我们,然后小心翼翼地推动了小女孩的轮椅,他的另一只手软软地垂在身侧。我静静地看着他们的身影远去,那么弱小,那么孤单,却又是那么坚定。
每一个残缺的生命,都是造物者的疏忽,可是此刻的他们,都在乐观坚强地微笑着,挥着手向我们问好,目光中毫无阴霾,清澈透亮。
墙上贴得满满的,全是各种各样的奖状和图画。我轻轻地念着他们的名字,这些名字都冠以徐姓,寄托着徐院长的爱和期许。和我们的童年一样,他们也很棒,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即使身体有残缺,他们的生命依旧可以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孩子们的画,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绘画种类丰富,有山水画、卡通画,更多的是人物画,线条简单,但是上面歪歪斜斜的字,却让我的心为之一颤:“妈妈接我上学”“哥哥抱着我”“我和我的家”……这些再普通不过的画,都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为什么亲生父母会忍心抛弃他们呢?
徐院长也入神地看着这些画,轻轻地说:“这些全是我的孩子们画的,他们画画的每一个动作,都很吃力,可是他们却坚持画完每一笔,因为他们觉得画画的过程是快乐的。”
许多孩子围过来,亲昵地拉着徐院长的衣角,她耐心地弯下腰,注视着孩子们的眼睛充满了柔情。我突然明白了,在这里,他们不再孤独,徐院长给了他们足够的爱与温暖。
徐院长淡淡地说,她还没有结婚,她决定用自己的一生,去守护这些孩子,陪伴他们长大。
谈到为何要舍弃一切创办孤儿院,徐院长对我们敞开心扉,娓娓道来:那是20年前的冬天,我还在经营一家服装店。一天早晨,我看见市场边上有一个弃婴,许多人在围观,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小孩冻得全身发紫,危在旦夕。我最终伸出了手,将孩子抱回家。后来,又陆续有其他孩子来到我的身边。后来,我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建起了“爱心之家”,那是所有孤儿共同的家。曾经,有人向我求婚,我问,我有40个孩子,你愿意吗?这无疑是对爱情的残酷考验,一段段情感就此无疾而终。
徐院长平静地说着自己的往事,云淡风轻。孩子们一声声稚嫩的“妈妈”不时在我们耳边回响着,这两个字却是那么沉甸甸的,竟要以一个姑娘的青春为代价。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失去双亲的孩子免不了有心灵的伤痕,但是徐院长用她的善意,给予了每一个孩子爱的滋润。这些折翼的天使们,在这里找回了他们的翅膀,变成了美丽幸福的天使。
—完—
作 者:傅于桐
主 播:张皓玥
制作人:邵雨婷
出品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
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业支持: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总出品人:金宝杰 陈耘
总编辑:吕进福
总监制:王鹤 王超
总制作人:张皓静 陈行
编辑部主任:余振权
责任编辑:陈晓亚 谢云凤 耿艳菊
稿件统筹:刘馨芫
音乐编辑:王超、陈行
平台统筹:李忠
平台管理:邓小翠 冯慧 张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