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博爱夜读 >> 正文
2019/06/17

第三十三期:《江湖人生各逍遥》

江湖人生各逍遥

作者/陈露

“陈老师,你教我们的都用到了,按照你教的做,最终把人给救活了。”电话那头,宿马园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乔峰兴奋的述说着。他说得慷慨激昂,我听得也是感动不已。

 

我是一名急救培训师,每天,不是进行急救培训,就是在去培训的路上。急救培训不是个轻松的活,不单单是体力上的,更多是心累。面对群众普遍缺乏急救意识,学习急救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有时我也会感到茫然,不知全民普及应急救护培训的路在何方。乔峰队长的电话,无疑给我注射了一针强心剂。教了几万人,哪怕只有一个人听了,学会了,真正用到救人上,我的付出就没有白费。

 

2018年10月8日上午8点36分,G7605次列车上的随车安检员刘浩突发心跳骤停,瘫倒在站台上。正在广场值班的应急救援队队长闵建中接到求救电话后,狂奔到4号站台,发现刘浩已经没有反应,没有呼吸,便立即对刘浩实施心肺复苏急救。

 

与此同时,站外巡逻的乔峰队长得知消息,立刻带着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火速赶到现场,利用仪器进行除颤。

 

闵建中和乔峰两个人相互配合,交替进行心肺复苏。9点08分,刘浩开始恢复自主呼吸,现场施救成功。随后,刘浩被抬上刚刚赶来的120救护车。

 

“两人轮流做了32分钟,当他被成功救活的时候,我已经热泪盈眶了。”乔峰队长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最深。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坚定的持续做了32分钟心肺复苏呢?金庸笔下的乔峰靠着盖世武功救人于危难,而现实中的“乔峰们”靠的是科学。

 

第一,因为这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本身就具备救活的可能性。如果是癌症终末期、长期卧床的各种严重慢性疾病患者,施救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

 

第二,他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抓住了黄金4分钟。心跳骤停的患者被救活的可能性,从发生心跳骤停的那一刻开始,每分钟下降7%到10%。如果10分钟后再抢救,患者被救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第三,在抓住黄金4分钟的同时,他们进行了正确而熟练的心肺复苏操作。无按压无血流,无血流无生命,不间断的心肺复苏可以实现给患者全身重要器官供血,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就是他们及时取来并使用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号称救命神器,有数据指出,一个突然心跳骤停的患者,在1分钟内接受电击除颤,存活机会达到90%。如果10分钟才进行电击除颤,病人存活的机会就下降到不足5%。早期电除颤对救治心搏骤停的患者至关重要,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手段,是整个生存链的关键环节。

 

救人不能光靠一腔热血,两名施救人员闵建中、乔峰均是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书的红十字救护员。

 

如果你的亲人突然昏倒在你面前,你知道该如何急救吗?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搏骤停事件频频发生,我国每年发生心脏猝死的人数约为54万人,居全球第一,其中90%发生在院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心脏一旦骤停,4分钟之内开始心肺复苏,存活率为50%左右,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即使有幸生还,脑细胞也会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所以,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急救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危急时刻,急救车到达之前,有你,生命就有希望。

—完— 

  作 者:  陈露

  主 播:  刘巷萍

 出品方: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

     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业支持: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总出品人:金宝杰 陈耘

总编辑:吕进福

总监制:王鹤 王超

总制作人:张皓静  陈行

编辑部主任:余振权

责任编辑:陈晓亚 谢云凤 耿艳菊

稿件统筹:刘馨芫

音乐编辑:王超、陈行

 平台统筹:李忠黎

平台管理:邓小翠 冯慧 张立光

上一条:第三十四期:《向大地讨饭的母亲》 下一条:第三十二期:《莫辜负日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