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博爱夜读 >> 正文
2019/12/03

第一百五十六期:《活着就是奇迹》

活着就是奇迹

作者/柯玉升


活着就是一个奇迹!”这是幸存者帕斯夸里·布泽里在美国“探索频道”播放的纪录片《9·11奇迹生还者》中讲过的一句最为经典的话。


13年前,34岁的布泽里是美国纽约曼哈顿港务局的一名建筑工程师。那天,他正在纽约世贸中心北塔第64层的办公室中办公。 


上午8时46分时,第一架劫持客机撞上了北塔,布泽里和同事们还在办公室上班,把逃生的机会留给更危险的人群。当第二架被劫客机撞向世贸中心南塔时,布泽里才和他的同事通过北塔B楼梯向下逃生。 


上午10时28分,布泽里下行到第22层时,世贸北塔突然坍塌。坍塌的北塔建筑残骸,夹裹着布泽里坠落到7层楼的建筑废墟里。整整下降了15个楼层!3个小时后,昏厥中的布泽里才苏醒过来,一只脚卡在建筑的废墟上,动弹不得。 


身在危险的废墟之中,如果不是纽约的两名消防员迈克·莱昂斯和迈克·莫里比托的及时赶到,布泽里有可能被不断坍塌的废墟掩埋掉。 


在未发现布泽里时,莱昂斯和莫里比托就接到了“停止到危险的世贸废墟中搜救”的命令,但这两名消防员以救人为第一要务,视自己的生命于不顾,硬要爬到7楼的至高点,尽可能地搜寻生还者的迹象。就这样,他俩找到了被困在废墟中的布泽里,并成功地将他获救。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参与9·11抢救的消防员几乎受到了政府的嘉奖,而莱昂斯和莫里比托却挨了一个警告处分。理由是,临危之时不服从命令,擅自救人,主观上虽然是好的,但这种不顾大局的结果不值得推崇,幸运的是他俩的鲁莽没酿成二次伤亡的严重后果。 


莱昂斯和莫里比托像许多参与这次救治消防员一样,也患上了“创伤压力综合征”,再加之这种难以接受的“处分”,两人的精神状态十分低下,压抑、郁闷,甚至难以自拔。 


莱昂斯的妻子试图治愈莱昂斯和莫里比托的心灵伤口,几番周折,找到了当年被救的布泽里。其实,布泽里也像他俩一样,一时难以接受现实:“其他人不幸遇难、只有自己一人独自生还”,带着这种“负罪感”沮丧地生活着,但他很快地从这种沮丧和悲伤中解脱出来。 


“活着就是一个奇迹!”因此,布泽里一见到救命恩人莱昂斯和莫里比托开口就说:“如果在第七层的楼顶上发生再次坍塌,伤亡的肯定是我们三人!有什么比生命还重要,至于那些嘉奖,还值得我们去计较吗?” 


“但是,我俩无法从创伤压力综合征中解脱出来!”莱昂斯和莫里比托异口同声地说,他们甚至认为9·11是整个美国国民的忌日。 


“要想彻底地从恶劣情绪中恢复过来,开始新的人生,时间是治愈伤口的最好良药。”布泽里说:“活着就是一个奇迹!我们既要为自己活,为家人活,也要为逝者而活。” 


“为逝者而活?”莱昂斯和莫里比托疑惑地看着布泽里。 


“不要以为自己是一个幸存者,就忘记了逝者是怎样逝去的!世界追求和平,如果地球人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氛围中,纽约世贸大楼就不会坍塌,就不会有许多无辜的生命被湮埋在废墟里,9·11就不会成为整个美国国民的忌日!”布泽里越说越激动:“对那些丧生在灾难中的人们的最好纪念,就是尽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最好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追求和平,是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的责任。为和平而努力,我们不愿活在一个慌慌不可终日的日子里。世界需要和平!让9·11永远地成为过去,是给9·11逝去的灵魂一个最好的交代!” 


活着就是一个奇迹,就是去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 

 


  作 者:  柯玉升 

  主 播:  李国栋 

 出品方: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 

     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业支持: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总出品人:金宝杰 陈耘 

总编辑:吕进福 

总监制:王鹤 王超 

总制作人:张皓静  陈行 

编辑部主任:余振权 

责任编辑:陈晓亚 谢云凤 耿艳菊 

稿件统筹:刘馨芫 

音乐编辑:王超、陈行 

 平台统筹:李忠黎 

平台管理:邓小翠 冯慧 张立光 

上一条:第一百五十七期:《油灯下的温暖》 下一条:第一百五十五期:《敢让自己那么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