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正文

【基层组织风采7】

​       编者按:近年来,武汉市红十字会贯彻落实红十字事业“十四五”规划,按照《湖北省红十字会关于加强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组织、阵地、工作、宣传”四位一体工作理念,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推出“基层组织风采”专栏,展示各区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做法、涌现的先进典型,供交流、学习。

强化基层阵地建设   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

——青山区青和居社区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探索

时间:2025/03/18

青山区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区位于华中最大棚改回迁区,共有19栋居民楼,常住居民6000余名,居民结构复杂,老年人、困难群体和残障人士占比较高。如何将人道服务精准送到居民身边,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青山区红十字会与青和居社区携手,以创建“博爱和康楼栋”为抓手,探索将红十字人道服务全面融入社区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与充分发挥功能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党建赋能红建强,织密基层"组织网"

青和居社区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志愿服务为抓手、创新融合为突破,构建起红十字工作的立体化实践路径。构建组织架构,夯实红十字队伍力量。2023年,青和居社区率先成立社区红十字基层组织,社区书记桂小妹担任会长,社区副主任和委员分别担任副会长和秘书长,形成了党建引领、分工明确的良好工作格局。坚持“纵到底、横到边”的组织体系,将党员、群众、红十字会会员、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紧密联系起来,纵向建立“社区党委—片区党总支—楼栋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横向完善“社区党委居中引领、多元力量聚合环绕”的组织矩阵,汇聚各方力量,实现组织联建、阵地联用、学习联抓、活动联办、难题联解。打好组合拳,发挥红十字引领作用。组建以社区网格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居民志愿者为核心的“119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这支队伍与社区原有的6支志愿服务队紧密合作,共同开展多样化的红十字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借助党建引领“五好”创建活动,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吸引更多居民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基层志愿服务力量。创新融合发展,增强红十字服务能力。在工作模式上,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中国红十字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红十字人道事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为战略牵引,推进红十字“融入+”工作体系建设。聚焦“党政所系、群众所需、红会所能”,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出发,持续探索与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共建共享、直接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多元共治惠民生,携手同筑"幸福巢"

青和居社区红十字会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创新构建人道服务体系,通过环境改造、能力建设、服务下沉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优化环境,厚植人道新沃土。针对于青和居社区16栋楼道环境昏暗,架空层电瓶车摆放无序问题,群众区红十字会积极筹集资金,结合楼栋居民结构与需求特点,积极改善楼栋架空层环境,提升照明亮度消除安全隐患。在改造环境的同时,打造“博爱和康楼栋”。在楼栋公共空间精心策划设置红十字博爱文化角,涵盖红十字会主责主业、红十字运动起源、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原则、卫生急救知识、邻里议事角、天天敲门组、和康风采等多个模块,通过展示宣传,让居民深入了解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以及应急救护等知识,营造了特色鲜明的红十字文化氛围。提升能力,筑牢人道新防线。选派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参加红十字救护员培训,掌握心肺复苏、AED使用等急救知识。这些活跃在群众身边的救护员,在楼栋内亮明身份、公示联系方式,确保居民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第一时间获得帮助。一线下沉,人道服务零距离。社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公共空间,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三救三献”宣传科普、健康义诊、家电维修、免费理发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红十字“救”在身边理念深入人心。

经过改造,曾经电瓶车、自行车随意停放,照明昏暗、墙面杂乱的楼栋面貌焕然一新,环境更加美观、照明更加明亮、活动空间更加充足、红十字氛围更加浓厚,赢得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通过人道传播、志愿服务,使社区红十字工作融入基层治理,让社区红十字会成为群众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

三、聚焦"三救三献"事,点亮人道"新风尚"

青和居社区红十字会多措并举结合人道服务与“三救三献”主业,通过多样化宣传、应急能力培训及人道救助,切实提升居民健康安全意识与抗风险能力。节日宣传多样活动润人心。紧紧围绕“四季两周(红十字博爱周、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周)三日(纪念日、节日、假日)”的红十字文化宣传关键时间节点,围绕职能主动融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红十字文化传播、“三救三献”宣传动员及志愿服务活动。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参与居民6000余人次。在寒暑假托管班专门开设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课程,提升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为孩子们的假期安全保驾护航。培训提升筑牢生命安全线。社区红十字会整合四点半学校、青少年空间、老年大学及各类功能室资源,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社区工作者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避险知识培训、应急救护知识讲堂、模拟演练等活动。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14场次,培训居民达6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急救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人道救助传递大爱暖民心。深入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为社区内的大病困难家庭、残疾困难人群送去爱心物资。2024年为75户低保、低收入家庭购买“福汉康”惠民型商业医疗保险,全面提升易受损群体抵御疾病风险能力。开展“迎新春”活动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为快递员和保安群体送上暖“新”大礼包,切实帮助易受损群体解决生活难题。此外,社区红十字会加大“三献”宣传动员力度,借助小区广播、显示屏、宣传栏以及扫描二维码知识答题等多元化方式,引导居民转变观念,深入了解生命健康知识、无偿献血、遗体器官捐献政策,并为有意向的居民做好登记服务。

青和居社区将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应急救护、志愿服务、人道救助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成功架起了社区基层组织与服务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营造出安全健康、和谐友爱的社区环境,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执笔:吴奇玮)

上一条:“热血”传承,“热心”不减 捐献“生命火种”的兵哥哥来自充满“大爱”的部队 下一条:红“动”墨南,织密红十字基层服务网络——墨南湖畔社区开展基层红十字工作纪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