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汉区,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热血英雄,他叫张红刚,今年53岁,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北湖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的协管员。他已连续献血9年多,共计36,000毫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多年前,张红刚的幸福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袭扰。
那是一个令人揪心的冬天,儿童医院的病房外,消毒水的气味在走廊里静静流淌,监护仪规律的"滴答" 声敲打着张红刚紧绷的神经。当护士抱着他出生不到十天的女儿匆匆经过时,他看见襁褓里的小脸泛着不正常的蜡黄色,像一片被秋霜打过的银杏叶,柔弱得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掉。"新生儿黄疸,需要立即输血治疗。" 医生的话像重锤砸在他心上,他跟着冲进病房,只见保温箱里的小生命身上插着细细的管子,粉嫩的小手无意识地抓着空气,让这个当过兵的铮铮铁汉眼眶瞬间滚烫。
然而,血液是不可人工合成的,血库告急,病情危重,怎么办?只有自己献血,女儿才能优先用血,张红刚二话没说冲到血站。但不幸的是,他的血液未能达标,不能献血。正在这一筹莫展的时候,血液中心那边传来消息,有血了!张红刚喜出望外,跑回病房,看着输血管里汩汩流淌的血液,
他不知道那位素未谋面的献血者是工人、教师还是和他一样的退伍军人,但此刻输血管里流动的,分明是陌生人跨山越海的温暖。当女儿的肤色终于泛起健康的粉润,他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坐下,望着窗外渐亮的天际,才第一次真正读懂了“生命相连”的重量——原来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可以从一袋热血开始,在另一个生命里延续。于是他下定决心:自己也要成为那个传递温暖、挽救生命的人。
为了能够献血,张红刚开始积极锻炼身体,有军旅经历的他,很快就让自己的身体达到了献血标准。2015年,张红刚踏上了无偿献血的道路,这一坚持就是九年多。
献血不仅让张红刚帮助了他人,也让他自己收获了健康。如今,他的身体越来越好,甚至参加了多场马拉松比赛。他用行动证明了献血对身体并无损害,相反在锻炼和调整身体的过程中能让人更富活力。同时,他的大义善举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2018-2019 年度和 2020-2021 年度,他先后两次荣获由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这是对他多年来坚持献血的高度肯定。

张红刚的故事,是爱的延续,是生命的赞歌。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偿献血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互助。血液是不可人造的,它的唯一来源就是广大爱心人士的无私捐献。每一袋热血,都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生命之泉”,每一次献血,都是在为生命续航。

在此,我们号召全社会向张红刚学习,学习他的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也许你的一次献血,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能让一个家庭重拾欢笑。让我们行动起来,伸出手臂,捐献热血,用爱点燃生命的希望,让温暖在江汉大地流淌,让文明之花在全社会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