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傍晚,武汉经开区纱帽江滩亲水平台上,戏水纳凉的群众往来不断。区红十字会联合区红十字水上救护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将"救命课堂"直接搬至江边,让60余名群众学会了溺水岸上救护“救命神技”。


现场请到三名红十字专业师资进行授课,在理论课堂上,老师用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敲响警钟:“心跳骤停后的黄金四分钟至关重要,每延误1分钟,生存率就下降7%-10%。”随后拆解心肺复苏(CPR)的规范步骤,当讲到“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时,围观群众也跟着伸手比划起来。"心跳骤停后的黄金四分钟至关重要,每延误1分钟,生存率就下降7%-10%"。老师系统讲解了AED的正确使用,让现场学员对AED的畏难感渐渐消散。




在实操环节,现场多名学员排着队轮流上前在模拟人身上练习胸外按压。“两臂夹紧,用上半身力量垂直按压。”老师在一旁手把手纠正动作。王先生常年在江边游泳,练完后感慨道:"今天教的实在,遇到紧急情况真能救命"!




活动现场,四抹鲜亮的"志愿红"格外引人注目。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4位红十字实习生们步履轻快地穿梭在人群中分发宣传折页,每发一份折页,都会耐心细致地强调:“遇到心搏骤停的溺水者,一定要先打开气道!确认气道畅通后,再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这些青春身影,成为了江边流动“小课堂”。


在江堤上,区红十字会也设置了防溺水和心肺复苏主题宣传展板。展板以直观形式展示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权威学习内容。生动的漫画图解吸引着过往市民驻足了解,让急救知识在举目可见间入脑入心。
据悉,自2020年起,这支水上救护志愿服务队便承担了暑期常态化值守任务。队伍配备了水上救援飞翼、救生杆、抛绳包等专业救援装备,截至目前已有32名队员持有救护员初级证书,为辖区居民亲水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