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公开 >> 正文

关于市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190696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19/08/21

 

      救护培训是红十字会的一项传统工作,也是红十字会协助政府工作开展应急救护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明确规定普及救护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是各级红十字会履行的职责。   

 

      近年来,我市红十字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湖北省红十字会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主动深入企业、社区、农村、机关、学校等,采取多种形式,向市民广泛普及现场初级急救与避险逃生知识。从1985年开展机动车驾驶员救护培训至今,累计培训红十字会急救员70余万名,为弘扬红十字人道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做法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市红十字会在加强培训中心内部管理的同时,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技术指标、统一考核标准、统一发证管理”的“四统一”要求,不断强化课程设置、师资培训、证书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建设,严把教学质量关。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救护理论讲授与技能实际操作相结合,建立培训考试题库,推进考核标准化、规范化。通过细化教学流程,提高培训质量。   

 

      二是线上线下培训,形式灵活多样。今年,为有效配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汉举行,我会超前谋划,于2018年12月开始筹备对军运会3万多名志愿者量身定制救护培训教程,提供救护培训服务。目前,涵盖线上线下课程的培训系统已全部开发完毕并上线运行。线上部分包括教学视频、考试测试、救护宣传片及所需教材,军运会志愿者采用手机注册APP模式即可参训,线下接收操作培训及考核。课程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受众喜闻乐见。为此,军运会执委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近年来,市红十字会不断探索利用互联网开展救护培训的新途径,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慕课平台开展救护教学,先后开辟了抖音、斗鱼、见微等视频直播平台的红十字救护培训课堂,每年受众达数十万人。   

 

       三是贴近市民生活,建立培训基地。市红十字会借助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省红十字会在汉落地的项目建设,先后建立了市红十字会蔡甸救护培训基地、青山区钢城四小体验教室、东湖风景区磨山“幸福天使”救护课堂等固定的教学基地,定期举办公益培训课。同时,与武汉地铁集团、省客运集团等部门合作,充分利用地铁集团培训基地,组织开展救护培训和应急演练,使一线客运员工掌握急救技能,应对处理乘客突发疾病等意外事件,受到市民及窗口行业的广泛欢迎。   

 

      四是针对不同对象,设置教学内容。市红十字会本着“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原则,在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中,采取了上门服务、集中办班、分散教学等培训方式;针对不同受众,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2018年,市红十字会探索制定了“菜单”式培训模式,即从社会需求出发,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按照受训单位职责、岗位分工及专业的不同特点和市民生活需求,在精选培训内容基础上,科学编制了20多种救护培训菜单,供受训对象选择并实施培训,切实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受到受训单位和市民的充分肯定。   

 

      五是强化师资力量,提升师资质量。市红十字会与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合作,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源头上严把师资入口关。每年遴选表达能力好、资质过硬、热心公益事业的师资力量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省红十字会组织的师资培训,充实救护培训队伍。目前,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已达200多人。同时,不断完善师资考核、表彰、奖励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六是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市红十字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传统和新媒体传播渠道,加大对救护培训的宣传力度。近年来,深化与省、市媒体合作,开办了一批受到市民好评的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栏目,不断提高救护培训普及率。本着救护培训从孩子抓起的理念,市红十字会与市教育部门密切合作,把学校作为救护培训主战场,将救护培训纳入学校“第二课堂”。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开展全市中小学师生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结合学生素质教育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宣传掌握急救技能重要性和知识要领。   

 

      七是培训成效显著,市民广泛受益。在市民政部门大力支持下,市红十字会不断强化社区及志愿者的急救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提升居民急救意识;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开展救护知识推广普及工作。这些宣传教育及培训活动取得了实效。2018年4月26日,在我市碧桂园社区一位女业主摔伤,导致右腿骨折的紧急情况下,接受了市红十字会急救培训的雷盈盈、张霞等同志,利用所学的固定和搬运伤员知识及时施救,确保患者在急救车到来之前稳定伤情,赢得了医院和患者家属的一致称道。   

 

二、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政府加大支持,建立健全救护培训工作机制。一是积极争取把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作为市政府向市民提供的公共产品,将其上升为政府行为,将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工作纳入每年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内容,在规划、演练、经费安排等方面予以统筹,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将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二是将急救知识编入教材,使之成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三是把普及和宣传急救常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纳入社区日常工作;四是确立红十字会急救员证的权威性,明确持有红十字会救护培训机构颁发的《红十字会急救员证》,为相关部门、行业和单位招聘员工和上岗的必备条件。   

 

      二是加强部门合作,拓展救护培训工作空间。在市政府统一部署和推动下,市红十字会要进一步加强与市公安、教育、交通、消防、城管、铁路、民航、旅游、质监、城建等部门的联系,将开展救护培训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高危重点行业和岗位的急救培训,逐步形成政府依法保障,红十字会实施培训考核,各部门协同配合的救护培训工作机制。   

 

      三是继续苦练内功,提升救护培训工作质量。市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加强建章立制,完善课程编排、实施评价、学员反馈等关键环节,严格规范各项制度和职责,建立标准统一、责任明确、运转有序、廉洁高效的红十字救护培训工作机制,促进内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突出红十字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武汉特色的红十字救护培训模式。   

 

      四是积极推进在我市窗口行业设置AED。目前,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已推动在军运会各比赛场馆设置AED。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武汉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的修订完善,为我市公共场所更大范围配置AED等急救设备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加强AED配置场所相关人员的急救培训,为AED推广使用创造条件。   

 

 

 

上一条:市红十字会对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0089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条: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0633号提案的答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