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博爱夜读 >> 正文
2019/08/06

第六十九期:《生活中的鱼》

生活中的鱼

作者/章铜胜

“生活是水,日记是鱼,它详细地记载着水的温度、水的密度、水的心态、水的流向。”这是尤今《焚鱼成灰》一文中的句子。

 

尤今在文中还写下了和日记有关的一些事情:12岁的时候,她看到母亲把记了大半辈子的20多本日记投进火里,付之一炬。母亲的脸“绷得紧紧的,仿佛一碰就会破”。这给尤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并没有吓到年幼的她,就在这一年,她开始写日记。

 

30岁那一年,尤今决定亲手毁掉写了整整18年的所有日记,采取了母亲的方式——焚鱼成灰。“当一本一本的日记逐页地在狂乱飞舞的火势下化成轻忽飘逸的灰烬时”,尤今终于明白了母亲当年的心情。


时隔18年,尤今明白了,在那个阴沉的下午,母亲生命里的一些东西随焚毁的日记永远地流走了。人到中年的尤今,也把属于自己年轻时的记忆送走了,走向了没有日记的哀乐中年。

 

16岁开始写日记,我坚持了7年多,在自己无法再坚持写下去的时候,我也决定销毁那些日记。我选择了和她们一样的方式——焚鱼成灰。在我还没有迈进中年门槛的时候,我选择了忘记和抛却年轻时的热闹记忆。

 

“生命是河流,在未经世事的年轻岁月里,需要鱼的喧闹来制造无声的热闹;一旦进入了哀乐中年,独爱无鱼的澄清明净。”尤今的体悟代表了很多年轻时曾经写过日记的人的想法,他们进入中年后就不再把生活的琐细书写下来,这样更符合中年人需静的心境。


我独不然,人到中年以后,当我决定放弃一些东西,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候,我又开始写日记了。我要让日记这尾“鱼”在我的生活里自由自在地游动,不是取其喧闹,而是想让鱼也学会思想,让鱼在我的生命之流里嬉戏、游动,让我的生命之水养活这条可爱的“鱼”。

 

重新开始写日记的时候,我为自己为什么要写和写些什么而犹豫。当我抛开这些纠缠我的想法时,写日记就变成了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我所要做的,就是每天随心随意地把经历的事情、想到的东西写下来就可以了,没有刻意的修辞、思考和取舍,我只是努力让那些“鱼”自由地游动起来。

 

每天摊开日记本的时候,写日记和看日记成为了生活中的一件乐事。林语堂说:“日记材料是朝夕会谈、中夜问心之事。”朝夕会谈、中夜问心的日记是私之又私的文字。因其私,才显出其真和琐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有一尾“鱼”,与我们朝夕会谈,是我们中夜问心的知己,让我们时常能看到生命之水的活泛。

 

—完— 


作 者:章铜胜 

 主 播:文萱

 出品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

     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业支持: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总出品人:金宝杰 陈耘

总编辑:吕进福

总监制:王鹤 王超

总制作人:张皓静  陈行

编辑部主任:余振权

责任编辑:陈晓亚 谢云凤 耿艳菊

稿件统筹:刘馨芫

音乐编辑:王超、陈行

 平台统筹:李忠黎

平台管理:邓小翠 冯慧 张立光

上一条:第七十期:《做一台有热量的冰箱》 下一条:第六十八期:《被昆虫叮咬获得的诺贝尔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