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正文

【防溺水行动12】

​       编者按:为进一步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落实全省未成年人暑期防溺水工作要求,市、区红十字会积极发挥红十字水上救护站作用,组织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大力开展防溺水安全宣讲和技能培训、常态化巡堤值守、应急救援救护。现开设“防溺水行动”专栏,聚焦红十字防溺水工作实践与志愿者感人故事,凝聚社会力量,共同筑牢水域安全生命防线。

用脚步丈量安全 用目光守护生命——记武汉市红十字水上救护站

时间:2025/07/30

“救命!”7月7日,在汉江湾水域,平静的江面突然被一声急切的呼救声打破,两名青年不慎滑下布满青苔的汉江水泥护坡。不识水性的两人在湍急的水流中挣扎,情况十分危急。此时,距此不足百米的硚口区红十字水上救护站志愿者与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汉江湾支队值守队员迅速反应,携带专业救生装备冲刺至事发地点,救援行动立即展开。‍

值守队员将救生绳包精准抛向落水者,岸边队员紧密协作,利用绳索和救生竿构筑起一条坚实的“生命线”,在湍急的江水中为遇险青年开辟出安全通道。大家争分夺秒,合力将落水青年拉回堤岸。这惊心动魄的4分钟,是武汉市红十字会依托红十字水上救护站织密防溺水安全网的真实缩影。

打造“一站多点”水域守护安全网

在江城武汉,水脉纵横既是灵动风景,也暗藏风险。为将“防”字做于日常、立于险前,近年来,市红十字会精心布局,在长江、汉江等涉水公共区域沿岸逐步建起6个红十字水上救护站,同时依托站点多处覆盖,形成“一站多点”水域守护安全网络。这些站点虽外观简约,却“五脏俱全”——冲锋舟、救生圈、伸缩救援杆、急救药箱、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专业设备常年备勤,确保随时可用。站点如星罗棋布般扎根于风险高发水域,成为水上安全的“前哨堡垒”。

站点是载体,志愿者是核心。每个红十字水上救护站都精心组建有一支由专业救援队员、资深水上救护员、热心市民构成的复合型志愿者队伍,以“理论﹢实操”的严苛训练锻造硬核能力:水上救援技术、心肺复苏、创伤处理……每个环节都力求精准高效。他们如同枕戈待旦的哨兵,在盛夏酷暑中高频次开展水面巡视、岸边瞭望,用脚步丈量安全,用目光守护生命。仅今年5月至7月,志愿者就成功实施涉水救援行动近10起,救起水域遇险群众7人。

不止于“救”,更着力于“防”

救护站的功能不止于“救”,更着力于“防”。红十字会以站点为辐射源,联合水务和湖泊局、应急管理局、教育局等部门,持续开展“安全课堂进校园”“急救技能社区行”、防溺水公益讲座直播等宣教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不私自下水”“遇险智慧求救”等安全理念深植人心。

同时,创新引入智慧AI技术,将水域值守无人机、无人艇引入安全值守和水域救援,实现对水域异常行为的敏锐捕捉、远程预警和及时救援,构建起“人防﹢技防”的立体安全屏障。

一名带孩子参加安全课堂的母亲深有感触:“以前孩子玩水总提心吊胆,现在懂知识了,我们家长心里也更有底。”

(戴杰 撰稿)

上一条:东西湖区红十字会联合多部门成功举办2025年水上救援综合演练 下一条:心手同援,爱无止静——硚口区红十字“无声急救员”守护生命健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