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遗体及器官捐献 >> 捐献新闻 >> 正文

耐心说服儿子和女儿八旬夫妻共圆遗体捐献梦

时间:2018/09/11

 

说明:图片

 

 魏翠英和老伴朱东斌一起展示捐献志愿者联系卡记者叶子兰 摄  

 本报讯(记者叶子兰 通讯员卢婳)11日上午,武汉市三医院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及皮肤接收站,82岁的魏翠英老人递交了她和84岁的老伴朱东斌的遗体捐献志愿者申请登记表。她长舒一口气:“总算是办好了,省得回家老伴又催我,这下圆了我们老两口的捐献梦!”  

 当日,市红十字会审核通过了二老的申请信息,并发给他们两张捐献志愿者联系卡。完成捐献后,他们的遗体将用于医学教学和科研,家属还将收到武汉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的纪念证书。  

 魏翠英和老伴朱东斌都是原武汉市第六棉纺织厂退休员工,两人都是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1991年,魏翠英退休后返聘到当时的积玉桥街凤凰村第一居民委员会,先后担任副主任、副书记。2000年成立凤凰山社区居委会后,她一边照顾腿脚不好的老伴,一边义务担任社区业余党支部书记长达16年。2014年,他们迁居到白沙洲,但组织关系仍在凤凰山社区,老两口坚持回社区过党组织生活。  

 10多年前,朱东斌从同事处听说了遗体捐献的事,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魏翠英担心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不同意,先没有告诉他们。老两口开始从各种媒体了解捐献信息和渠道,越来越坚定了捐献的决心:“活着不凑数,死了也不占地,不想给国家和子女们增加负担。”  

 2013年,老人第一次把捐献遗体的想法告诉了儿女们,儿子朱凡当即反对:“是不是觉得我们没有照顾好呀,这想法太超前了,现在身体还这么好,提这做什么。”二女儿朱红因为捐献的事情和父母发生了争执,原本经常回家帮忙干家务的她,有约半年的时间没怎么回家,年夜饭都没回家吃。只有小女儿朱芳没有那么反对,后来母亲找她帮忙做哥哥姐姐的思想工作。  

 “想着在父母活着时孝顺比去世后孝顺更好,也不想父母因此不开心,去年底大家都同意了父母捐献的意愿。”朱芳说,看父母如此坚持办遗体捐献,自己和丈夫也动了心思,正在商量捐献事宜。  

 征得家人同意后,老两口开始办理相关事宜。朱东斌脚部做过三次大手术,行动不便。今年春节前,武汉下大雪路面湿滑,魏翠英一个人坐公交车来回两个多小时去了市红十字会咨询,领回了申请表。  

 “我和老伴都是老党员了,人离世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方式。遗体捐献我们看得很透彻,不要带着封建的老思想去看待。”老两口常跟子女说,百年之后要是想念父母,就到武汉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看看,“这也是我们为社会公益事业尽的最后一点绵薄之力。”  

上一条:6位最早遗体捐献志愿者两人已实现心愿18年前开风气之先后继者已超万人 下一条:感恩社会帮扶关爱,孝南一贫困户表示志愿捐献遗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