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遗体及器官捐献 >> 捐献新闻 >> 正文

生命的礼物22岁大学生器官捐献救助多人

时间:2018/09/27

生命的礼物

22岁大学生器官捐献救助多人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 宋 ·李纲《病牛》

 

说明:IMG_256

“这样,他至少还有一部分是活着的。”满头白发的张天锐用满是皱纹的手温柔地抚摩着儿子张磊的一张单身照。年深日远,照片已经有点卷边,但是,决定把儿子的器官捐献出去的那些无眠之夜依然如在眼前。那时,他和妻子的这个决定曾经帮助5个陌生的生命挡住了死神。

01

张磊遭遇不幸的时候才刚刚22岁。

 

说明:IMG_258

(张磊生前留影)

 

刚从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毕业的他,几个星期前,还在和妈妈憧憬着:“毕业了我就找个事做,不管是好工作还是差工作,你和爸都不用这么辛苦了,爸不用再去搬‘坛子’了。”

所谓“坛子”,就是煤气罐,父亲张天锐靠搬煤气罐养大了自己唯一的孩子。每爬上高楼换一个重达30公斤的煤气罐,他能获得5元报酬。而妻子胡久红因为残疾,只能在家洗衣做饭,几乎没有收入。

 

说明:IMG_259

(张天锐在家中)

 

张磊的愿望没能实现,2011年5月31日,他早早起床去京山中医院取实习鉴定,就在离家1000米远的地方,意外被一辆农用汽车撞倒了……

“张磊,你醒过来吧,你这么孝敬爸爸妈妈,就醒过来看看我们吧。”匆匆赶来的父母拉着他的手,哭着呼唤;年轻的女友程丽用手机在他耳边反复播放他们曾经一起唱过的《我想大声告诉你》。

但是,没有什么还能唤醒张磊了,父母做了一切努力,甚至买了鱼去放生,拿了儿子的衣裤找人去收魂,最后还是不得不接受“脑死亡”这个陌生的医学术语。  

入院25小时后,由于脑干受到严重损伤,躺在病床上的张磊尚有心跳,却被宣告“死亡”。

02

在张磊一家租住的小屋里,唯一的娱乐工具是一台100元的破电视。尽管只能收看中央一台和京山县电视台,电视剧里“捐眼角膜”的情节却曾深深地打动过他们。

孩子烧了,也是一把灰,捐了,没白来这世上一次。”守在病房门外,哭到两眼发花的妈妈胡久红第一次想到这个念头。两口子在这个念头上来回挣扎,整夜抱头痛哭,最终,拿定了主意。在这个小县城里,这是第一宗遗体器官捐献的案例。

刚开始,他们只是想捐眼角膜。

6月5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骆钢强赶到时,却发现,年轻的张磊身体健康。他尝试着提出,眼角膜、肝脏、肾脏和一部分皮肤都可以进行捐献。

父亲张天锐想了一会儿,问道:“是不是捐得太多了?孩子身上要到处动刀子,疼啊。”

“捐一个器官和捐几个器官的程序是一样的,都要开刀。不过,捐的器官越多,做出的贡献越大。好多人等着救命啊。”骆钢强劝说道。

“总是捐,不如多捐些。”张天锐用劲地抹了一下眼泪,和妻子在早已准备好的器官捐献协议书上颤颤抖抖写下了名字,同意进行无偿捐献。

“还有没有什么要求?”骆钢强问。

“将来能告诉我们受捐的人在哪儿吗?我们想知道孩子在哪里活着。”张天锐问。

骆钢强不得不让这对父母失望了,原则上,捐献者与受捐者之间应该“互盲”。张天锐失望地点点头,“那算了,只要他们健康。”

夫妻俩最后一次拥抱了儿子,管床医生拔除呼吸机,将“就像睡着了一样”的张磊推进了手术室。

 

说明:IMG_262

(图片源自网络)

 

02

    当夜11点医护人员带着张磊的一部分到达武汉。

    51岁的王荣已经被可怕的肝硬化整整折磨了一年,骨瘦如柴,腹部充满积水。

    10多分钟后,她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挨了整整一年的饿,王荣说,她出院后最想喝一碗莲藕排骨汤。

 

说明:IMG_265

(接受肝脏移植后的王荣(化名))

 

24岁的蓉蓉刚上大学就得了尿毒症,从那时起再也没有排尿。一周两次透析,胳膊上密密麻麻都是针眼。有时,她觉得熬不下去了,就问妈妈:“你为什么要救我。我活着,我的亲人都跟着一起受罪。”

凌晨3点半,蓉蓉握了握妈妈的手,然后被推进手术室。3个多小时后,医生出来告诉焦急的母亲:“手术很成功。”

紧接着,又有一名30多岁的尿毒症患者进入手术室。4个小时后,他成功换肾。

当时钟转到第二天早上8点时,右眼几乎完全失明的李可(化名)在同济医院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就在当天,她发现自己的视力恢复到0.5,“能看见桌子和树了”。

“如果不是这位好心人,我可能一辈子都看不见。我报答不了他什么,只能尽力去帮助其他人。”李可说,她和妹妹将来也会捐献自己的器官。  

 

04

 

说明:IMG_268

(张天锐、胡久红夫妇在武汉遗体捐献纪念碑前)

 

没能留住儿子的生命,却帮更多人驱走了死神的阴影。以这种方式延续了儿子的生命后,张天锐夫妇并没有从此沉浸在痛苦中。

帮助别人从此成了张天锐的日常,他希望用自己的付出点亮更多人的生命。

他到乡镇学校走访寒门学子,定期看望京山特校的孩子们。5年前开始,张天锐夫妇节衣缩食,每年从微薄的收入里挤出2000元左右,资助两名学生。如今,他资助的杨同学已在京山县实验中学上初二,熊同学在京山职校上高一。

2016年,京山遭遇百年一遇洪水,张天锐奋斗在抗洪救灾一线,连续28天,扛沙袋,搬运救灾物质,不辞辛劳。

2018年春运,写得一手好书法作品的他,自己掏钱买来笔墨纸,在火车站写春联几百副赠送返乡农民工。

......

 

说明:IMG_269

(张天锐唯一的爱好就是写毛笔字)

 

如今,张天锐已经56岁了,满头白发,间歇性眩晕、胃炎、胆结石、肝炎,种种病痛常年折磨着他。

多年的坚持,历经艰辛与沧桑,他却始终无悔。在他看来,他只是把要给儿子的爱,给予了更多人。

上一条:“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救助湖北省正式启动 下一条:6位最早遗体捐献志愿者两人已实现心愿18年前开风气之先后继者已超万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