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王成龙、通讯员肖莉娇、聂东航、顾军、张玉玲)“献出热血凝聚爱心,为血库注入生命之源!”3月29日,一场大规模的团体献血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机关大院进行,这场无偿献血公益活动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与江岸区卫生健康局、江岸区红十字会、江岸区人民政府献血办公室联合开展。来自长江委及其下属各二级单位的党员干部职工踊跃报名,挽臂捐献热血,以实际行动为临床用血保障贡献一份力量。据统计,当天共有311人分时段成功献血,献血总量达82200毫升。本次无偿献血活动是今年以来武汉机关单位组织献血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都是生命之源,守护生命与我们守护长江一样,都很重要。”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得知全市临床用血相对紧张后,长江委第一时间发起了无偿献血倡议,有近400人报名参与无偿献血。
长江委办公室副主任肖志远当天第11次献血,从2005年首次献血至今,他已累计捐献了2700毫升血液。对于多年坚持献血的经历,肖志远谦虚地表示,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只要身体、时间允许,他都会坚持下去,要用实际行动告诉更多人,献血对健康人群的身体没有影响,希望更多适龄、健康的人,能将献血看作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定期献血不仅可以让我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且还能为社会传播更多的正能量。”
“作为一名党员,献血是我的责任和义务。”长江委规划计划局综合处处长邵明磊也是一名资深献血者,从2002年起,他献血已达10余次。他说,为需要血液的患者送去希望,是值得一直坚持去做的事情。从读大学起,邵明磊就一直热衷志愿服务,2004年,他曾作为西部志愿者支援西部发展;2016年4月,受水利部委派,邵明磊到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洞村任第一书记,开展为期2年的驻村扶贫工作。
长江委机关服务中心职工张益民,现场完成了他的第5次献血。他告诉记者,自己读大学时就开始献血了,作为青年党员,通过无偿献血的方式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履行社会责任,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对我来说,献血是无损健康的小事,对需要血液的人来说,却是挽救生命的大事。”张益民说,今年,自己的小孩刚出生,初为人父,对于生命的真谛有了更深的领悟。同时,参与献血也是为了给小孩做一个榜样,“虽然我个人捐献的血液有限,但爱心无限,希望能将这份爱心传递给更多人。”
“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是每一位健康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蘅也带头坐上了采血椅。据他介绍,集团公司历来就有投身公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传统,之前就积极投入援疆、援藏、援黔等水利援扶工作,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通过爱心助学、物资捐赠等方式回馈社会;“走出去”提供国际水利咨询援助等。“尽管我们不能像医生一样在前线救死扶伤,但我们可以通过献血来挽救生命。”李蘅说,这次献血活动在很短时间内就集结了180余名员工报名,还有不少因为工作在外地出差的员工遗憾没能参与,大家都希望能为需要的人尽心尽力。
活动现场,江岸区副区长李绪杰为长江水利委员会授予了“2022年度无偿献血爱心单位”荣誉奖牌,武汉市献血办副主任姜明为长江水利委员会授予了“武汉市无偿献血突击队”旗帜。长江委有关部门负责人接过了这面满载荣誉和责任的大旗,表示要将无偿献血的公益之心及志愿精神延续下去,为社会传递更多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长江水利委员会作为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平日的职责就是为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这次奉献热血、为挽救生命助力也是我们的使命。”长江水利委员会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军当天也献出了热血,他表示,作为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履行社会责任义不容辞。参与此次无偿献血的志愿者们不仅代表着长江委人向社会传递温暖、助力公益事业,也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争当人民的“健康守门人”的具体体现。
活动现场,江岸区红十字会还开展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的相关宣传。
“造血干细胞可以再生么?”“如果我想自愿登记器官捐献,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在由江岸区红十字会、江岸区献血办联合设立的咨询台前,不少献血志愿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咨询台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做好志愿者登记服务。截至当日17时,已有13人签署了《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者同意书》,成为了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者。
江岸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联合该区献血办,共同推动义务献血活动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的相关宣传活动,走进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商业区,把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