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21岁的武汉某知名高校大三学生刘轩(化名)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远方的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火种,他说:“这是我送给自己最好的最特殊的礼物。”

今年即将保研的刘轩在校期间成绩优异且热心公益,组织参加过学院的募捐活动、志愿服务及献血活动。读大一的时候,经学院团委老师宣传介绍,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今年3月刘轩接到了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骨髓配型成功。当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同意捐献时,刘轩毫不犹豫地作出了肯定回答。“我知道,患者此刻一定正在殷切地期盼着。能够配型成功,是患者的幸运,更是我的荣幸,不能辜负了彼此的这份期望。”刘轩说。
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刘轩注意饮食、锻炼身体,经过严格的高分辨配型、体检等程序,于6月7日入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进行捐献前期的准备工作。6月12日上午8时30分,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正式开始,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他的体内分离出来,工作人员立即搭乘高铁送往患者所在的城市。
接受记者采访时,刘轩表示:“很荣幸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患者,给他们带去生的希望。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相信科学,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群体中。”


刘轩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在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自己决不会退缩,这是他当初加入骨髓库的初衷。“希望能把这份爱延续,祝愿患者早日康复。”刘轩成为全国第15478例、湖北省第58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像刘轩一样的爱心人士。近期,武汉某三甲医院胆胰外科90后医师孙鹏(化名),某高校24岁在读研究生刘辉,某三甲医院95后护士李薇(化名),某高校2021级硕士研究生肖天(化名),都义无反顾的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为挽救生命献出一份爱心。
移植造血干细胞是挽救血液系统患者特别是白血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之一,这一治疗方法目前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捐献的过程不需要抽取骨髓,与成分献血过程基本相似,基本没有不适症状。
每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都是爱的传播者,他们为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也种下了爱的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在不断的成长、开花、结果,让爱不断的传递,永不停歇。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