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洪山街道保利心语西区社区红十字会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己任,聚焦“三救、三献”,创新“三区”融合模式,将社区、园区、校区紧密相连,持续探索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新模式,激发参与基层治理新动能,成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红十字博爱家园。
一、“三区”协同发力,15分钟红十字服务圈落地生根
社区整合创意天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优势、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智力资源优势及社区民生服务基础,构建“社区党委统筹方向、园区党委协同资源、高校党委联动人才”的三方共建工作机制,将红十字工作纳入三方共建“惠民服务清单”,打造“组织共建、阵地共用、活动共办、难题共解”的服务矩阵,推进“15分钟校企社红十字服务圈”建设。
社区红十字会以高效实用为导向,多点布局“小阵地”,广泛开展“微宣传”,推动服务“大效能”,搭建2个红十字服务平台——社区红十字服务站、武汉创意天地园区红十字服务点,提供救助政策咨询、“三献”登记、应急救护培训报名等服务。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建设博爱家园,配置健康小屋、心理咨询室、轮椅、便民工具箱等场所及设施,满足居民日常健康监测、心理疏导及应急应对等多样化需求。
二、从受助到助人,银龄学院构建社区互助内循环
保利心语西区社区随迁老人多,他们生活圈子狭窄、归属感缺失,社区发动居民、创意产业园区职工以及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师生共同组建了一支特殊队伍——银龄学院服务队,专门为老人解决生活难题、提供暖心服务。急救主题剪纸活动、应急救护培训课、红心关爱上门慰问.....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社区老人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目前服务队已经吸引69人参与。年近70的张要武医生本可以赋闲在家,却积极投入到了社区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中,利用自己的专业医学知识,为街坊邻居提供帮助,“之前参加活动都是被照顾、被服务,现在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别人。”越来越多的银发志愿者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让爱的传递在社区形成“内循环”。
三、AED遇上公益市集,生命教育融入烟火日常
社区红十字会以“创意市集”为突破口,将应急救护、生命教育课堂、“三献”科普与三区实践深度融合,创新开展“急救科普市集走进武汉城市职院学院”“红十字急救摊位市集”“红十字书香应急救护知识驿站”“红十字童趣知识竞赛”等公益市集。“一个模拟人、一台AED、一张三角巾,哪里有人群,哪里就能开课。”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摊位前人头攒动,有因为好奇心被吸引过来的游客,也有特地带着孩子来学习的一家人,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双膝跪地示范急救操作的志愿者身上,专业的知识赢得现场群众连连称赞,“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溺水急救,散个步还能练‘救’本领”。目前为止已有1000余人参与,“人人学急救”逐渐成为社区新风尚。
创意市集还设置了公益义卖、健康义诊、爱心义剪、磨刀理发等多个服务摊位,为居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温暖,实现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双向奔赴”。
保利心语西区社区红十字会以创新为笔、以民生为卷,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绘就了一幅“人道底色”与“社区温度”交融的生动图景。未来,这支“红色力量”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更多元的形式、更温暖的行动,持续谱写新时代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博爱篇章,让“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和谐家园成为幸福生活的鲜明注脚。
(执笔:习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