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两代三捐,书写生命大爱——江汉北路社区赵燕侠家庭遗体捐献事迹

时间:2025/03/28

在江汉北路社区12号居民楼里,75岁的赵燕侠老人珍藏着三件特殊的“传家宝”:三张遗体捐献登记证书。这个普通的家庭,用两代人的生命接力,在江城大地谱写了一曲温暖人心的生命赞歌。    

一、生命接力传承奉献初心   

"他走的时候攥着我的手说,一辈子平凡普通也没帮上啥大忙,走了能给国家医学研究出份力也好。" 摩挲着 2018 年丈夫的那张泛黄证书,赵燕侠婆婆的眼角泛起泪光。这位原体委退休职工吴佳志的遗体捐献,开启了这个家庭的生命传承之路。    

2018年,吴佳志因病去世,成为这个家庭首位遗体捐献者。此后三年间,身患残疾的大儿子吴轶侃、遭遇意外的小儿子吴轶冰相继离世,三人全部完成了遗体捐献。    

面对接连而至的打击,赵婆婆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两个儿子早已悄悄签署了捐献协议。“孩子们说,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缺,但希望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的价值。”如今,赵婆婆自己也加入了捐献志愿者行列,用行动延续着这份生命之约。    

二、社区关怀织就温暖港湾   

“我们要让奉献者的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江汉北路社区党委书记施敏介绍。依托红十字社区博爱家园,江汉北路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街道、社区定期开展上门走访、健康监测等服务,为赵婆婆送去生活物资。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邀请她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感受社会的温暖。    

更特别的是,社区将这份大爱纳入“生命教育课堂”,当赵燕侠颤抖着讲述家人故事时,台下不少居民悄悄抹泪。    

“每次听到赵奶奶一家的故事,我们都深受感动。”社区居民李女士表示。    

三、生命礼赞点燃文明之光   

这个充满大爱家庭的故事已成为社区道德讲堂的“必讲篇目”,在居民中口口相传。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正在感染越来越多的人,近两年社区新增遗体捐献登记人数明显增长。    

从吴佳志到赵燕侠,从健全的身躯到残缺的生命,这个家庭用三次捐献诠释着:生命的长度或许有限,但爱的宽度可以永恒。当江城的樱花再次飘落,这份超越生死的人间大爱,正化作城市文明最温暖的注脚。    

上一条:“救”在校园 江岸区师生急救技能大比武 下一条:英雄召集令——红十字会×团区委青年夜校急救培训正在火热进行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