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急救援的关键时刻,每一秒都关乎生命的存续。为进一步提升红十字师资的急救教学水平,推动急救知识的广泛普及,3月25日,新洲区红十字师资培训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了一场电脑智能心肺复苏模拟人培训,为急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培训在区急救中心会议室举行,吸引了众多红十字师资积极参与。
(一)“电脑智能+”,让急救学习更精准
传统的心肺复苏培训,学员难以精准把握按压频率、深度和人工呼吸的气量。电脑智能心肺复苏模拟人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它根据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设计,具备高度智能化的反馈系统。
在培训现场,当学员进行胸外按压时,模拟人能实时反馈按压的深度和频率是否正确。若按压深度未达到有效标准或胸廓回弹不完全,人体按压条码会有对应黄色箭头提示。在进行人工呼吸时,模拟人同样能精准检测吹入潮气量是否达标,当未送入合适潮气量,肺部标牌会有颜色提示。心肺复苏操作完毕,系统会根据学员操作进行科学量化评估给出分数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这种即时、精准的反馈,就像为学员配备了一位专业的私人教练,让学员在反复练习中不断纠正错误,快速掌握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要领。
(二)意义深远,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1.提升师资专业素养:红十字师资是急救知识传播的重要力量。通过此次电脑智能心肺复苏模拟人培训,师资们能够更加熟练、精准地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这将使他们在今后的急救教学中,能够为学员提供更专业、更规范的指导,培养出更多具备急救能力的人员。
2.推动急救知识普及:“电脑智能+”的培训模式,让急救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有趣。红十字师资们将带着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走进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开展急救培训活动。更多的人将有机会接触到科学、规范的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从而在面对突发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正确地采取急救措施,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3.构建生命安全防线:当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心肺复苏技能,社会就形成了一道强大的生命安全防线。在公共场所、家庭等各个角落,一旦有人发生心脏骤停,周围的人能够立即伸出援手,进行心肺复苏急救。这将大大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新洲区红十字师资培训志愿服务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电脑智能+”心肺复苏模拟人培训,是一次创新的尝试,也是提升急救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未来,服务队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培训方式和技术,不断提升志愿者的专业能力,让急救知识惠及更多的人,为守护新洲区居民的生命健康贡献红十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