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潋滟,金风送爽。中秋佳节前夕,武汉市蔡甸区大集街道南湖社区里,一派格外温馨热闹的景象。9月21日,蔡甸区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队27名志愿者带着满满的爱心与节日的祝福来到这里,一场以“情暖夕阳红,博爱助老行”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正温暖上演,社区内百余位70岁以上的老年人成为了这场活动的主角。
社区幸福食堂里,早已不是平日饭点前的安静。三四十位老人兴致勃勃地围坐在一起,目光齐聚在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余红玲身上。现场传出一阵阵爽朗的欢笑声,气氛热烈。“来,叔叔阿姨们,我们跟着节奏再来一遍,头拍拍,手拍拍,肩拍拍……”余红玲正带领老人们做着精心设计的健身手操。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却巧妙融合了协调性训练与认知刺激。

紧接着进行的“照着做也错”趣味游戏,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规则要求参与者必须做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这不仅考验反应速度,更挑战思维惯性。几位“反应过快”的婆婆一不小心做对了,引得大家开怀大笑。“多做这类手操和游戏,能有效锻炼老年人左右脑的协调性和手脚灵活性,是预防认知衰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好方法。”余红玲一边引导,一边向在一旁观摩学习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耐心讲解其背后的康乐理念。老人们在一拍一合、一笑一闹间,不仅活动了筋骨,更愉悦了心情。

与大厅的欢声笑语相呼应的是厨房里传来的忙碌声响。洗菜声、切菜声、和馅声交织成一首欢快的劳动交响曲。猛火灶呼呼作响,大锅里的水开始翻滚,升腾起阵阵白色的热气。十余名志愿者在副队长胡济兵的统筹指挥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包饺子的各项准备工作。大家分工明确,洗菜、切菜、滤水、调馅、包捏,动作娴熟,配合默契。
“所有猪肉、蔬菜等食材都是今天清晨由超市直接配送过来的,绝对新鲜,我们要保证让老人们吃得开心、吃得放心!”胡济兵一边熟练地捏出一个元宝状的饺子,一边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一个个饱满的饺子被整齐地码放在托盘上,仿佛一颗颗等待传递的爱心,承载着志愿者们对老人们最质朴真挚的关怀。

与此同时,设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内的便民服务点也是一片繁忙景象。三名经验丰富的理发师志愿者手中的推剪、梳子、剪刀上下翻飞,耐心地为一位位老人修剪头发。“您看这个长度合适吗?”“两边要不要再修短一点?”他们细致地询问着老人的偏好,精雕细琢。理完发的老人互相端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显得格外精神焕发。

另一侧,三名来自医护岗位的志愿者及其助手正忙着为老人们测量血压、检测血糖,并提供慢性病防治的一对一咨询服务。“婆婆,您家这个血压控制得还不错,但平时饮食还得再清淡点,盐要少吃。”“爹爹,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偏高一点,要多注意走动,饭后散散步。”他们耐心解答老人们的健康疑问,并给出个性化的生活建议。这份来自专业力量的守护,让老人们倍感安心。

温馨的氛围在社区内迅速弥漫开来。小区道路上,来来往往的老人们相遇时,热情地互相招呼:“快去快去!服务中心有蔡甸来的志愿者师傅免费理发,手艺好得很!你看我这头发理得么样?”“走走走,一起去幸福食堂,听说今天有现包的饺子吃,去晚了可就赶不上热乎的了!”这份由心而发的喜悦和口口相传的召唤,让爱的暖流在社区里不断涌动、传递。
临近中午,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志愿者们小心翼翼地将一碗碗香气四溢的饺子端到老人们面前。“饺子馅料调得真香啊!”“这饺子皮薄馅大,比我自家包的还好吃!”品尝着美味饺子的老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食堂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饺子,聊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这不仅仅是一碗饺子,更是一份社会的关爱,一份节日的陪伴,一份团圆的温暖。

月圆人团圆,博爱暖夕阳。蔡甸区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队的此次“情暖夕阳红,博爱助老行”活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化作了暖心的手操、美味的饺子、精心的服务和真诚的陪伴,为南湖社区的老人们送上了一份厚重而温馨的中秋礼物,让这个秋天充满了融融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