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为强化监管场所应急处置能力,守护民警与被监管人员生命健康,蔡甸区红十字会携专业救护团队走进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守护生命 救在身边”初级救护员培训。该所全体民警全程参与,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场景答疑”的沉浸式课程,掌握了一套贴合监管工作实际的实用应急救护技能。

理论课堂:用“场景+案例”讲透“管用知识”
红十字会讲师紧扣监管工作常见场景,以“真实案例+通俗解读”的方式拆解核心技能,让“专业知识”变“家常话”。针对心肺复苏(CPR),讲师强调“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分步讲解“判断意识(拍肩膀喊名字)、拨打120(说清位置)、胸外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手臂伸直用身体重量压,速度约每秒2次)、人工呼吸(捏鼻子、包嘴,见胸部起伏)”的标准流程,提醒民警“每一步都要稳,拖延一秒就可能错过最佳抢救时机”;针对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讲师强调”早用AED早救命”,并讲解“三步两离开”的简单步骤,让民警记住“AED是‘傻瓜神器’,跟着语音提示做就不会错”;整个理论课没有晦涩术语,全是“能听懂、用得上”的生活经验。


实操演练:手把手教让“纸上技能”变“手上功夫”
理论课后,实操环节成为“核心战场”。红十会讲师搬出模拟人、AED训练机、纱布绷带等教具,逐一对民警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每一步动作都标准规范。心肺复苏区,民警们围在模拟人旁轮流练习。“手的位置偏了,要对准两乳头中间!”实操老师扶着一位民警的手调整位置,“对,手臂要伸直,用身体重量往下压,不要用胳膊的劲,不然既累又没效果。”模拟人自带“反馈系统”,按压深度、速度和人工呼吸实时反馈,民警们反复调整,直到动作完全标准;创伤止血区,民警两两一组,一人扮演“伤员”,一人用纱布压住“伤口”,再用绷带缠绕,包扎完成后检查血液循环。

培训成效:民警收获满满,应急能力提升
此次培训,民警们纷纷表示“干货太多了”。“以前遇到突发情况,只能打电话等医生,现在学会了心肺复苏、AED这些技能,以后遇到紧急情况,我能先动手救,不用慌了!”一位年轻民警说;另一位经验丰富的民警则表示:“这些技能不仅能帮到被监管人员,平时自己家里有人突发疾病,也能用得上,很实用。”
蔡甸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是针对监管场所的“定制化”服务,下一步将继续关注特殊场所的应急需求,开展更多“接地气”的应急救护培训,让更多人学会“救在身边”的技能,助力提升全社会的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