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扩大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提升公众应急救护能力,构建生命安全防线。近期,青山区红十字会组织的“救在身边青山行”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活动火热开展,走进了学校、企业、社区以及农村,为不同群体带来了生命守护技能。
【进校园】播种急救种子,守护学生成长
在武汉传媒学院、武汉科技职业学院、青山区教育局先后组织开展了4期红十字救护员(初级)培训班,学校青年志愿者、辅导员、青山区各中小学校教师共计292人参与培训,考核合格后都取得红十字救护员(初级)证书。针对学校师生关心的运动损伤、异物卡喉等校园常见意外事项,红十字会专业师资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看似复杂的急救知识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部分,从如何判断伤者的状况,到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步骤,再到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使用技巧,学员听得全神贯注。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和互动演练的形式,让师生轻松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干货满满,收货师生一致好评。参加培训的陈同学表示:“原本觉得急救知识晦涩难懂,没想到老师用生动案例讲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的操作要点,还安排我们分组演练。我在心肺复苏场景中反复练习,终于熟练掌握了动作要领。现在遇到突发情况,我心里更有底气了,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进企业】筑牢安全防线,护航生产一线
在武钢有限、中韩石化的培训室内,一场场“定制化”急救培训正如火如荼。企业员工们平时工作忙碌,接触急救知识的机会较少,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却随时可能面临突发状况。红十字会专业师资针对工业场景中可能出现的烫伤、触电、中毒等突发状况,结合企业实际,详细讲解心肺复苏、AED的使用、创伤包扎、应急避险等技能。培训内容非常实用,让他们在今后面对突发状况时不再手足无措,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保障自己和同事的生命安全。中韩石化员工王师傅表示。“这些知识太实用了,万一遇到紧急情况,我们就能第一时间自救互救。”培训体系全面专业,学员反响热烈,互动性高,2023年以来,两家企业累计742名职工参与培训,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软实力”,让急救技能成为产业工人的“必修课”。

【进社区】社区全民参与,共筑“救”护网络
近日,红十字救护员(初级)培训走进钢都花园街道123社区、钢花村街道118社区、南苑社区、红卫路街奥山滨江社区、工人村街道青宜居社区等社区,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为居民们送上了一堂堂实用的急救课程。培训现场,红十字会专业师资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脏骤停、气道异物梗阻、创伤出血等突发状况,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急救原理和操作要点。在心肺复苏和AED使用教学环节,学员们积极参与模拟操作,培训师手把手纠正动作,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在创伤包扎实操中,大家利用绷带、三角巾等工具,互相练习止血、包扎技能。实操演练生动实用,广受居民热烈欢迎,参与培训的123社区居民感慨道:“我们小区住的老年人居多,很容易发生意外,以前遇到紧急情况都不懂怎么处理,现在学了这些知识,掌握了常见的急救方法和技能,心里踏实多了。”
【进农村】打通最后一公里,守护基层健康
5月29日,八吉府街道18个村共计100名村民、村委会工作人员、村医和志愿者齐聚大礼堂,共同参与安全急救技能培训。此次培
训重点面向农村居民,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等群体,聚焦农村常见安全风险。针对村民们关注的中暑、心梗、溺水等常见意外伤害及突发疾病,区红十字会专业师资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进行一一讲解,详细剖析了心肺复苏、溺水急救流程等实用技能。培训内容贴合需求,深受在场人员一致认可,参训的向女士感慨道:“这次培训内容太实用了,特别贴合农村生活实际。尤其是针对留守儿童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老师教的方法简单易学。我回去后一定会把这些救命技能分享给更多村民,让大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科学应对、及时自救互救,为孩子们的安全多添一份保障。”
从城市到乡村,从课堂到车间,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触角”正不断延伸。这不仅是一次技能的传授,更是一次生命教育的普及。未来,区红十字会将通过“七进”(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进军营)活动,广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覆盖到更多的人群,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构筑起坚固的生命安全防线。
